銃炮齊鳴中,隆隆的馬蹄聲響徹曠野,兩支明軍騎兵,一支從正面,一支側(cè)后方對韃靼大軍展開了反擊。
沈烈所部仗著火器犀利,自然勢如破竹。
倒是從德勝門里殺出的三千明軍騎兵,真叫人刮目相看,這股騎兵展現(xiàn)出極強的戰(zhàn)斗素養(yǎng)。
從城門中飛一般的沖了出來,一路長驅(qū)直入,咬著韃靼軍的潰兵沖到了兩軍陣前。
面對著漫天落下的箭矢,這股卻依舊展現(xiàn)出極強的戰(zhàn)斗意志,從正面不停的沖鋒,不惜代價的猛攻。
意圖牽制韃靼人的前軍,不讓韃靼人調(diào)整兵力配置,為沈烈所部創(chuàng)造搗毀韃靼中軍的戰(zhàn)機。
隨著那鐵騎挺槍躍馬越過了壕溝,拒馬。
被射翻,倒下……
后隊卻又源源不斷的涌了上去,而這股騎兵的驍勇,讓沈烈喜出望外,取出單筒望遠鏡觀察了一番。
看著那一具具鮮紅的甲胄。
沈烈心中一熱。
猛然間。
他知道這股騎兵是從哪里來的。
是勛貴子弟!
隨著那一個個曾經(jīng)落魄,擺爛,在京營里混吃等死的沒落勛貴子弟,騎著馬,義無反顧的沖向了敵營。
而那基因里的驍勇,好戰(zhàn)似乎在這一刻被激活了,那筆挺的腰桿,中箭,落馬的身姿。
讓沈烈心中一揪。
殺!
全軍突擊!
趁著韃靼軍大亂之時,機敏的抓住了友軍以生命為代價創(chuàng)造的戰(zhàn)機,直取俺答汗的金帳。
一路突擊。
當在沖鋒中開始聚攏的輕騎,排成了靜謐的戰(zhàn)隊隊形,紛紛端起了火槍,噼里啪啦射出密集的銃子。
那橫飛的銃子殺傷力陡然暴增數(shù)倍,當面之敵,連人帶馬好似割麥子一般倒了下去,而兵荒馬亂中。
那汗旗終于動了,倒下了。
五萬余韃靼軍大潰,開始向著四面八方逃竄,而趁亂掩殺的明軍騎兵高速席卷而去,直搗黃龍。
紛亂中。
馬蹄轟隆隆的碾入了中軍,踩過了金帳,緊咬著俺搭汗和他的數(shù)千護兵不放,一路掩殺了二十里。
而此時。
正北方。
另一支鐵騎疾馳而來,看著那殺氣騰騰,兵強馬壯的紅色鐵騎,還有飄揚的李字帥旗。
沈烈大喜。
遼軍到了!
威武遼軍,千里來援,那殺氣騰騰的陣勢,手中粗長的三眼銃,鋒利的眉尖刀,破甲槍……
徹底沖垮了韃靼人的心里防線。
遼軍的沖擊簡單而又粗暴,在疾馳中漸漸展開了隊形,前排重甲騎兵手持三眼銃,后排手持各種鋒利的長兵器。
前排沖上來,點燃了三眼銃,照著韃靼人的騎兵隊列便是一通猛轟,而后……
后排鐵騎便蜂擁而上。
擊潰,收割。
肆虐著。
沈烈徐徐勒住了戰(zhàn)馬,看著千里鏡中,鐵騎護衛(wèi)下的一員老將,騎著大黑馬,穿著火紅的重甲,提著眉尖刀的威武身影。
嘴角微微上揚,口中喃喃自語著。
這位世叔……你好呀。
這位老將便應該是李如松的爹,大明遼東的定海神針,遼東總兵,帝國雙壁之一的寧遠伯李成梁!
隨著遼軍鐵騎的趕來,徹底失去了戰(zhàn)斗意志的韃靼兵紛紛抱著馬脖子,逃進了山林。
唯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俺答汗所部數(shù)千兵馬,很快便被明軍前后夾擊包圍了起來。
隨著沈烈徐徐勒住了戰(zhàn)馬,帶著一身的硝煙,喘息著,用一雙虎目環(huán)視著重圍之下,那插翅難飛的數(shù)千韃靼精騎。
而熱浪滾滾而來。
天地之間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戰(zhàn)馬難耐的嘶鳴,還有正北方源源不斷趕來的大明遼騎。
狂喜過后是亢奮……
而后是平靜。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