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西周公廟闖王李自成行轅的議事廳內(nèi),李自成默不做聲,傾聽著大家的熱烈爭論。
他也注意到,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和李巖等幾人對大家的爭議都不表示意見,只是很有興致地聽大家爭論。
但是當(dāng)有人詢問他們的主張時,他們都說還沒有考慮清楚,還說像這樣大事最好在大家商議之后由闖王自己斟酌定奪。
闖王也注意到袁宗第和李過都贊成打回關(guān)中,攻取西安,再以關(guān)中為根本之地,但如果大家認(rèn)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不妨請闖王先在洛陽稱王,再圖關(guān)中。
…………
從傍晚一直議事到黃昏時候,仍是未能得出一致的意見,闖王李自成也不著急,他叫大家先暫停爭論,吃過晚飯后在繼續(xù)議事。
晚上的酒席便分開在周公廟和李巖的公館這兩處地方舉辦,因此李巖就要回自己的公館去招待客人們。
他臨離開周公廟的時候,李自成將他拉到院中一個僻靜的地方,輕聲的問道:“林泉,今日議事之時,你卻未曾表態(tài),對于眾人的提議,未知你可有何看法?”
李巖也是低聲回道:“今日大家都很踴躍的提出建議,皆是出于對闖王的一片忠心。我在議事時不多說話,只是因為忽然想起了朱升曾經(jīng)對朱洪武說的九個字,不免反復(fù)思索起來?!?
李自成忙問道:“朱升是何人?”
李巖見闖王來了興趣,便耐心的解說道:“這朱升本是徽州地方的一個儒生,他很有學(xué)問,在元末時候本是不肯出仕為官的。
可后來朱洪武帶兵打下了徽州,才隆重的請他出山,向他垂詢爭霸天下的大計,朱升卻只回答了他九個字,但卻是十分重要的。
后來朱洪武就是按照這九個字去做,果然成就了一番大業(yè),建立大明王朝至今已有二百余載?!?
李自成聽李巖如此說,不由急切問道:“是哪九個字?”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李巖望著闖王李自成一字一頓的說著。
“嗯?”
李巖見闖王的臉上仍有些狐疑之色,忙又進一步解釋道:“這九個字的意思就是,先鞏固根本之地,等站穩(wěn)了腳跟,再撫慰百姓,獎勵農(nóng)桑以足食足兵,還有這緩稱王,則是為了避免被朝廷過多關(guān)注,也為了避免引起兄弟離心,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李自成又思索一番后,才微笑著對李巖點了點頭,道:“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啦!”
…………
這邊李巖才走,總哨劉宗敏就來找闖王了,可還沒等他開口說話,李自成就開始問他對下午議事時的爭論有什么主見。
劉宗敏笑著回道:“問我的主見么?說實在的,李哥,在這些重大的事情上,我并沒有一定主見,大家商議過后,還是要李哥你來決斷才好。
我心里頭倒是在想著咱下一步該打哪里呢,想著眼下這洛陽的一些緊要事情?!?
李自成忙問道:“你的意思是……?”
劉宗敏這時說道:“我現(xiàn)在追出來,確是有兩件事同李哥你請示一下。
這第一件嘛,就是咱們現(xiàn)下里已經(jīng)招收了新兵七八萬人,且投軍的饑民更是越來越多,估摸著再過些天很可能會招到一、二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