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與陳九皋等策騎急奔,越近京城方向人流也逐漸多了起來,就是那些肩挑貨擔和推著獨輪車的也是不絕于路,更有一排排馬車結隊而行。
雖然同樣遭受了虜騎的肆虐,但京城的聚集效應遠非其他地方可比,這里達官顯貴相對集中,不但對于各種物資的需求極大,既是對于丁口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大。
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在這里都有事情可做,從日常生活必須的物品,到馬戲、雜耍、唱曲等娛樂活動,幾十、上百萬人口聚集起來的大京師,既是要飯都比別人更輕松些。
京城西南過了盧溝橋后,便即分開,陳九皋雖力邀張誠留駐京城幾日,他也好略作款待,再介紹幾名京中勛貴給張誠認識,卻都被張誠以軍務緊急為由婉拒。
別過陳九皋后,張誠又命張廣達領軍先回永寧,林芳平則到昌平西的居庸關外扎營等候,而他領著童子營策馬就奔京城西門而去。
牛勝早已帶人在西關外相迎,他見張誠策騎奔來便急急迎上,先是拜見過新夫人楊麗英,就在前引路回了元隆昌車馬行。
這里雖在城外,但西關也是極具規(guī)模,街面上自是比不得城內(nèi)的繁華,
但車馬店、貨棧、茶水攤也是比鄰皆是,偶也有一兩間規(guī)模很小的酒肆。
元隆昌車馬行又有擴張,
新增了兩處貨棧和一個大車店,
里面駐車的大院配著三處馬廄,
能存上百輛大車和數(shù)百匹騾馬,儼然已是京城第一大規(guī)模的車馬行。
現(xiàn)在的車馬行占地更為廣闊,
一進西關的街北面就是車馬行門面,幾乎就占了西關的四分之一地方,門面前是一處小廣場,
有幾棵大樹,還有些搭起的草棚,用來給過往行人歇腳。
而偌大門面的后邊就是客房、貨棧、車棚、馬廄這些,都是分類修建,中間更有過道相連在一起,
因占地極大,
更有貨棧需要看守,
現(xiàn)車馬店里的伙計都有五百多人。
當然,
這也只是對外說的而已,其實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從宣鎮(zhèn)那邊派來的,
都是張誠從麾下軍中挑選的忠誠之士。
如今,
西關各商戶已沒有哪一家不知道這元隆昌的后臺就是宣鎮(zhèn)張誠,就是城中的那些富商、官紳也大多知曉此事。
大明京師商業(yè)上的競爭極為激烈,沒有點背景想開店都難,無非是在夾縫之中混口飯吃,若說元隆昌初設之時,還無人關注也就罷了。
似現(xiàn)在這般,
已然做到全京師第一的位置,
若是沒有一點背景,怕早就被城中那些勛貴皇親們給霍霍黃鋪啦。
更何況元隆昌現(xiàn)在還承攬押運護送的業(yè)務,宣鎮(zhèn)張誠的牌子還是夠亮的,而且那些個押運的護衛(wèi)也個個身高體壯,膀闊腰圓,就連京中那些大官、勛貴,甚至皇親都經(jīng)常找他們押運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