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突破這最后防線的希望即將破滅,洪承疇如何能甘心,他沖下壕墻,大聲吼道“殺,沖壕,殺賊啊!”
現(xiàn)在,只能寄希望于在韃賊援軍抵近壕溝之前,將這邊的韃賊、漢軍殺退,先奪取了這道壕溝,,再堅守起來就困難許多。
大明宣鎮(zhèn)參將馬宏中殺得雙目通紅,猶似要噴出血來其用,他策騎疾沖,口中大叫“殺一殺韃子
他的聲聲怒吼,瞬間引爆,千余將士齊聲怒吼,只有一個字,一個真正能殺人字“殺!’
迎面一陣箭矢飛射而來,譚震林卻不躲不避,反而雙腿猛夾馬腹,催動胯下戰(zhàn)馬發(fā)力急沖,一桿輕盈的虎槍,槍頭上黑紅一片,遠遠的刺向了前方。
“啊!’
馬宏中大張著嘴巴,眼中顯現(xiàn)出少有的驚愕之情
可他已來不及細思多想,對面那個長得四四方方的粗壯明將,正不管不顧的向著自己沖來,他身上掛滿了箭矢,卻不能使他停頓分毫,那張滿是刀疤的大臉越來越近,越來越恐怖猙獰。
馬宏中雖已心生懼意,卻也知此時若退,引得大軍潰敗,回去也難免一死,且還要罪及家族,他退無可退,只得硬挺著向前,迎著對面那桿虎槍血紅的槍尖沖上去。
死了認命,若得不死,便又是大功一件!
郭英賢把自己的長挑刀向前挺起,雙腿用力夾著馬腹,催動戰(zhàn)馬急奔,同時用韃子話嘶吼“殺,殺明狗子
五百蒙古正黃旗重甲騎兵也齊聲嘶吼,他們多數(shù)都是用蒙古話吼叫,只有少數(shù)人才吼的是韃子話。
“叮噗’
一支箭矢飛射,正中馬宏中的左肩,破開甲葉,直入肉里,血水瞬間就染紅了他左肩的衣甲。
譚震林面色一緊,他強忍著疼痛,奮力用左手控韁調整著胯下戰(zhàn)馬沖鋒的角度,右手擎著虎槍探出,槍尾夾在腋下,以使探出的槍頭更穩(wěn)。
百多步的距離,說時慢做事快,只一瞬間雙方騎兵就撞在了一起,各有七八騎在對沖中直接撞飛落馬,被后來的戰(zhàn)馬踏得肚破腸流,其狀慘不忍睹!
“奴賊,納命來
譚震林的嚎叫聲若炸雷特別,馬宏中一愣神的功夫,兩人的戰(zhàn)馬便交錯而過,可郭英賢的身體卻向著反方向移動。
而他那匹心愛的戰(zhàn)馬已棄他與不顧,獨自向前狂奔而去,連頭都不回一下,對他這個老主人竟沒有一絲眷顧
郭英賢已無力關心自己的戰(zhàn)馬,他腦中一片空白,眼中也沒有一絲神采,只覺得自己的身體竟似乎輕輕的飄蕩在空中似的。
在他眼前不近處,一張滿是刀疤的大臉,正面目猙獰的瞪視著他,那雙大眼睛中竟?jié)M滿怒火,他還是第一次感覺南人竟可怖如斯。
馬宏中猛然驚醒,他的腦袋向上一挺一挺的,雙手向前探出,似乎想要奮力抓破那張讓他感覺可怖的大臉,可用盡全力,卻無法觸及。
他嘴巴大張著想要喊叫什么,卻只能發(fā)出“嗬嗬嗬”嘶吼,一口一口鮮紅的血液隨著他的嘶吼,不斷從嘴里涌出。
郭英賢的目光越發(fā)鮮艷,神情也結束變得猙獰起來,他終于不再發(fā)出“嗬嗬”嘶吼,雙手無力的垂下,猶如一個龐大的稻草人般被譚震林斜挑在槍尖上。
他,,清國蒙古八旗正黃旗的固山額真郭英賢,竟在此刻成了大明宣鎮(zhèn)參將馬宏中的戰(zhàn)利品,成了失敗者宣誓失敗的標志,成了別人騎槍上的戰(zhàn)旗。
作為一個侵略者,卻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告別戰(zhàn)場,告別自己的人生,或許正是死得其所。
蒙古人本來就是最擅騎射之技,甚至遠遠強于建奴的虜騎,而論起騎戰(zhàn)沖鋒肉搏,又或是下馬步戰(zhàn)來,蒙古人遠遜于建奴。
而今日他們遇到譚震林所部的大明精騎,原本是可以戰(zhàn)個旗鼓相當,可郭英賢先是犯了分兵的錯誤,被馬宏中以優(yōu)勢兵力分三路沖擊。
接下來,又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身為主將的郭英賢更被明將譚震林一戰(zhàn)擊殺,大軍士氣立時喪盡,軍心不再。
-千余明軍精騎三路沖鋒絞殺之下,五百蒙古重騎損失慘重,當場潰散,四下奔逃而去。
馬宏中知道自己雖然擊潰了這五百蒙古重騎,但周圍仍有兩千余蒙古騎兵環(huán)伺,他不敢久留,便將虎槍往旁里一甩,大喝道“頭砍了,帶上?!?
旁邊的騎士接過郭英賢尸身,大斧一揮,就將他的頭顱砍了下來;隨手塞進鞍袋里。
“兒郎們,不可戀戰(zhàn),方向西北,走嘞!”
譚震林大吼一聲,便策馬向西北方繼續(xù)沖去,而蒙古輕騎在后遠遠追來,不過,能明顯感覺到,他們似乎沒有剛才那般積極勇猛了。
馬宏中肋間的盔甲碎裂,一片殷紅,隱約可見血肉翻出在外,更隨著戰(zhàn)馬奔騰不住落下點點血滴。
原來,適才對沖之時,郭英賢的挑刀正刺在他的左肋,幸好他的虎槍刺在了郭英賢的胸口上,不然鹿死誰手,真還難說啊!
張廣達追隨三百宣北軍的重裝騎士,迎著固山額真準塔的近千正白旗韃賊,快步疾行。
重騎部的將士們都是一人三騎,其一馱馬,只用來托拉戰(zhàn)馬具裝與將士的鎧甲兵器;其二為乘馬,用來騎乘;其三才是戰(zhàn)馬,只在臨戰(zhàn)之前才披掛具裝,騎士策騎沖鋒。
張廣達一騎當先,第一排只有六十名重裝騎士,共有五排,他們雖是快步疾行,但那一排排具裝的戰(zhàn)馬,再加上全身披甲的騎士,給人十足的壓迫感。
他們的身后是張誠其用孩兒兵,再有騎營的游騎部和蒙騎部將士,而重騎的左右兩翼更有輕騎部、虎衛(wèi)營的騎士們護衛(wèi)著。
畢竟,重騎雖猛,卻不耐久持,那身戰(zhàn)馬具裝和將士盔甲太重了,時間一久,戰(zhàn)馬便會承受不起。
但沖鋒之時,確是神鬼難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