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
整個北城小商小販多了起來,商業(yè)氣息濃了,年味兒也濃了。
沈如意接連往大集和百貨大樓跑了好幾天。
連她好大兒都知道要給家人朋友準備禮物,她自然不能不懂禮數(shù)。
她分別給爹和二叔還有兩個親哥,三個親哥家都各挑了一匹布。
然后是烤鴨,她定了八只,打算回去后,給肖家送一只,他們自己家吃三只,還有四只給二叔家送去。
前些年,二叔家在鄉(xiāng)下養(yǎng)雞鴨,沒少給他們吃。
就連每年生產(chǎn)隊殺年豬,分了豬肉,二叔都會給他們家送一塊。
然后她還去稻香村,把招牌的糕點都訂了一些,準備帶回去給大家伙兒嘗嘗鮮。
另外她還和沈國棟一起去把回云城的臥鋪票定了下來。
政策放開之后,買其他東西都不是什么難事兒,但買火車票可就難了。
恰逢過年,那些買火車票的人甚至直接搬了小馬扎坐在售票窗口,通宵排隊。
她和沈國棟一起去排了兩天都沒有買到。
就在沈國棟跟她商量,讓她明天不用去了,他今晚帶個小馬扎去通宵排隊的時候。
正好被迎面碰到他們的梁馨月給聽見了。
“小意,國棟,你們要通宵排隊干什么呀?”
沈如意也沒瞞著,“嬸子,我們打算回云城過年,這不是過年了車票不好買嗎?
國棟就打算今晚去通宵排隊買票。”
沈如意剛才也想過了,現(xiàn)在普通車票都難買,更何況他們還得帶著三個奶娃娃得買臥鋪票,恐怕是得去通宵排隊才能買上。
她以前無論去哪兒,無論坐火車還是坐飛機,票不是楚崢嶸給買的,就是老爺子給買的。
她還真不知道買票這么不容易。
梁馨月聽到她這話,就嗔怪了她一眼。
“這大冷天的,通宵買什么票?
你們需要幾張票,跟嬸子說,嬸子給你們弄?!?
沈如意聽到梁馨月這話,眼睛一亮,趕緊道謝,“謝謝嬸子?!?
接著,她把她們需要的票跟梁馨月說了。
梁馨月得知他們要帶著三胞胎一起回去,先是皺了皺眉,最終還是忍不住勸道。
“小意,嬸子知道你想把孩子們帶回去給他們外公舅舅都看看。
但孩子畢竟還小,又是早產(chǎn)的,身子本就比一般孩子要弱一些。
你這回去得帶著他們坐三天兩夜的火車,火車上就算是坐臥鋪,空氣也不好,再說火車上人多眼雜,你現(xiàn)在帶著孩子回去怕是不太合適。”
其實這個事情,沈如意自己也一直都在猶豫。
作為醫(yī)生,她自然知道梁馨月說的是對的,這么小的孩子,就不適合帶著長途跋涉。
可她也不能把孩子們單獨放在這邊,就算有張嬸兒和劉嬸兒看著,她也不放心。
梁馨月看出了她的為難,也沒再多說什么。
“小意,嬸子先去上班了。
車票的事情包在嬸子身上,你們就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