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就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緣分吧。
一次本應該在常人之間,會弄得彼此提心吊膽、心生疏離,甚至很有可能發(fā)生不愉快的借款。
就這么非常和睦的達成了。
既沒有借據(jù),也無需擔保。
偏偏雙方還都心生一種難的滿足感,感到彼此的情感更接近了。
借錢的事兒能辦到這個份兒上,也只能說是一種異數(shù)。
…………
手握五萬五的現(xiàn)金,寧衛(wèi)民心里總算踏實多了。
這就是說,他至少不會百忙一場,眼睜睜的錯過命運擺在他眼巴前兒的這個機會了。
再怎么樣,哪怕是明天就進行交易,他也能從中截留下來兩三成的字畫。
于是這個時候,為了爭取更大的勝利成果,他又做了幾件力所能及的事。
其一,他盡量通過京城飯店的外國人把這些人民幣換成外匯券。
因為用人民幣直接買畫兒,等于一塊兩毛五的人民幣當一塊錢外匯券用。
比黃牛黨11.2的兌換比率還高,實在不劃算。
既然能省點兒,當然就得省著點兒,多買下一幅畫,幾乎就是上千萬啊。
其二,他私下里找了一次庫管員小齊。
不但拉在小齊在外面吃了頓飯,還塞給小齊一百元錢和一個單子。
目的是想讓小齊,利用這幾天,幫忙照著單子,把他列出的那些畫家的作品挑出來。
然后集中收斂起來,以便于他交錢時直接弄走。
這件事兒的重要性不而喻。
要知道畫家和畫家不一樣,他寫下的畫家,可都是日后億元俱樂部的成員。
一幅能頂旁人十幅的,可以直接提高這筆生意的含金量。
其三,寧衛(wèi)民又聯(lián)絡了公司的幾位高管。
以一年為期,許以百分之三十的年息,找他們借外匯券。
說實話,現(xiàn)在他的信用還很有限,這些人即使愿意借給他,也不會太多。
他預計每個人頂多一兩千塊而已。
而這就是愿者上鉤的嘗試了。
無論能借來多少,也總比沒有強。
至于最后,寧衛(wèi)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嘗試。
那就是把借款的主意,還打到了皮爾?卡頓這個老板的身上。
因為知道法國老頭兒得在歐洲過圣誕節(jié)。
寧衛(wèi)民的攻堅對象,自然就得瞄準卡頓先生在華的首席代表宋華桂。
而且他自知還不能只憑一張嘴直接要錢,他得證明自己的價值,成功率才會高。
于是他就用了一天一宿的時間,加急趕出了一份《有關大陸市場初期開拓發(fā)展》的企劃書,才好去覲見自己的頂頭上司。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