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承認,這種如同“龜兔賽跑”一樣的事兒,現(xiàn)實里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向來有個規(guī)律,那就是以成因與敗因,往往都是同一個原因。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像那故事里的兔子,正因天生善跑,才會粗疏大意去睡大覺一樣。
羅廣亮倒霉,其實也是因了他身上的某些優(yōu)點。
所以要是個明眼人來分析,就會說羅廣亮出事是偶然,可也是必然。
照他的性情來看,恐怕這是早晚的事兒,想躲開很難。
這話并不是不負責任的滿口胡柴。
因為就拿羅師傅這人來說吧。
他性子就烈,還好管閑事,好看熱鬧。
只要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兒,他就會立刻瞪起眼,像發(fā)現(xiàn)不要錢的好東西似的,撥開看熱鬧的人就往里鉆。
一旦問明情由,當場就會站出來主持公道。
別人聽則罷了,如若不聽,他興許就能揮拳動腳地打起來。
而有了他的相助,往往弱小者便會得到保護,正義也得到了伸張。
可話又說回來了,羅師傅的做法其實相當莽撞,甚至蠻橫。
許多時候,他也是糊涂官斷糊涂案,喜好全憑自己感覺來。
很難做到不偏不倚,合情合理。
何況他能讓別人服軟,更多還是憑借特殊年代里“工人老大哥”這超然的高端身份。
不夸張的說,當年的工人制服,比公安的老虎皮更有威懾性。
就連當時的小學(xué)一年級課本都赫然寫著,“我國有七億人口,工人階級是領(lǐng)導(dǎo)階級?!?
人家都怕真打了他,再惹出更嚴重事端來。
總之,人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所謂優(yōu)點,或是缺點,真的往往就是一回事。
區(qū)別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而已。
那么不用多說,大人就是孩子榜樣,基因更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更何況羅廣盛和羅廣亮小時候恰逢非常年代,社會整體環(huán)境就是粗暴、沖動和極端化的。
所以這兩個孩子打小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見多了類似的情況,是不可能不受影響的。
于是他們在為父親自豪的同時,也就形成了類似于羅師傅一樣的價值觀。
往好了說,是他們都有些俠肝義膽的勁兒,愿意鋤強扶弱。
往壞了說,性子就難免有點莽撞,習(xí)慣性選擇用拳頭解決問題。
不過羅廣盛還算比較幸運的。
因為隨著長大,他漸漸被社會現(xiàn)實教育明白了。
他可沒有他爹的護身符,和同齡人對敵作對的時候常常因?qū)嵙Σ粷?,會被揍得鼻青臉腫。
這樣吃虧吃得多了,再加上當年半大小子打架,經(jīng)常會有打出圈兒的惡果。
羅廣盛就開始發(fā)憷,覺得這樣過,不是事兒了。
他清楚地意識到,有些架他其實打不起。
于是他的性情和心態(tài)都有了較大轉(zhuǎn)變,逐漸成熟起來,變得不愿和人爭鋒了。
雖然在羅師傅的眼里,他這個兒子變成了個軟蛋,讓他有點失望。
可羅廣盛卻真正過上了踏踏實實的日子,擔起了頂門立戶的責任。
反過來羅家的小兒子,比羅廣盛小好幾歲的羅廣亮卻完全走上了另一條岔路。
羅廣亮的性子比哥哥更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