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決定腦袋!
大多數的人對事物的觀感,往往都是從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的。
正因為如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人其實都是偏激的,很難做到真正的客觀和理智。
所以霍欣這個常常肆意任性,骨子里充滿驕傲的千金大小姐,對待某些問題的觀感也就無可厚非。
這是由她個人自身條件所決定的。
但也正因為這樣,面面俱到才顯得可貴,與人為善才更有必要。
像苦出身的寧衛(wèi)民,就因為懂得這個道理,天生是和霍欣完全相反的另一種人。
這也是由他的自身條件所決定的。
所以哪怕是旅游商品的銷量已經初步打開,又身在海棠花開的4月里。
寧衛(wèi)民也根本沒有放松下來,沒有像霍欣期盼的那樣,心懷什么浪漫的情調。
事實上,寧衛(wèi)民根本無心顧及其他。
不但還是一如既往的成天撲在公司的事兒上。
反而以更為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來衡量和考慮,眼下的舉措還有沒有漏洞,并為此做出拾漏補遺的安排與決策調整。
就比如說,給公司上報的賬目里,有關咖啡廳升級所創(chuàng)造的利潤,寧衛(wèi)民就分文未取。
除了分給天壇公園園方的,他決定全部上繳公司。
還有包括那些石雕件兒和絹人兒這些旅游商品在內的藝術品寄賣費用。
其中應該劃歸公司的百分之二十抽成,他也一點沒動。
至于下屬銷售的提成的錢,那完全是從寧衛(wèi)民自己的腰包里出的。
表面上假借寄賣貨主的名義,其實屬于他個人的讓利行為。
甚至霍欣和公司派遣的會計,還從他手里拿了比那些賣貨的姑娘們更多的好處――每個人三百元匯券的“額外獎金”。
為什么要這樣大把撒錢?
其實不為別的,就因為寧衛(wèi)民清楚,細水長流比一口吃個胖子強。
他知道唯有把公與私的利益盡量趨同,才會最大限度的減少各方阻力,能讓利益更長久。
說白了,其實還是口子廚的那句老話,“誰也別虧了誰。”
同樣出于這個道理,寧衛(wèi)民后來又想到了天壇公園一方。
為此,他不惜做主把咖啡廳的利潤又切出了三成,主動按月交給園方分潤。
其目的也是為了不讓園方的領導看著齋宮陳列館生意紅火太過眼紅。
讓他們有點余錢填充他們的小金庫,能水漲船高地跟著潤潤嘴,分享點好處。
當然,以寧衛(wèi)民賣大炕也要立牌坊的秉性,他是不會白白做這個好人的。
這個臉厚心黑的寧大忽悠,是人情也賣,實惠也要。
這不,隨后他就說動園方領導,答應今后讓售票員在每張門票后,加送給游客一張齋宮陳列館的免費參觀票。
這票是寧衛(wèi)民出錢來印制的,是彩印紙張。
整體比公園的門票大一倍,精美程度更接近于二十年后的樣子。
上面既印有天壇公園的全圖,也把齋宮位置標注了紅點。
同時還會用中英文寫明了大致的服務項目,參觀內容。
如此一來,此舉就等于是做了個全方位的廣告啊,絕對會為齋宮招攬來更多的游客。
從今往后,參觀者再不是隨機而來。
應該是游客們從一進天壇公園大門的時候,就會考慮要不要把齋宮也納入參觀路線里。
想想吧,此舉有多高明?
寧衛(wèi)民可不做賠本買賣,這里頭的賺頭大了去了。
只是,如果這一切尚能讓大家理解,還算是邏輯正常的舉措的話。
那么寧衛(wèi)民主動給競爭對手示好,甚至忍辱負重的做法,就真的有點不可思議,讓人無法理解了。
1982年4月11日,鄒國棟負責的機場專營店正式剪彩開張營業(yè)。
寧衛(wèi)民不僅帶霍欣前往去道賀了,而且還煞費苦心的專門找人,提前制作了兩個帶紅綢的花籃送去了。
可結果倒好,他們根本就沒受到合理的尊重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