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羅廣盛和苗玉娟在早上拉著這些衣服進廠的時候。
遇見的那些熟人,雖然只是簡單寒暄了幾句。
可人家也知道他們帶來這些衣服是要替鄰居便宜賣的,還約好了中午來看衣服。
而且羅廣盛干活的車間里還有不少女工呢。
他進了車間,為了盡快把衣服賣出去,自然也會跟自己組里的人做推銷。
如此一來,苗玉娟中午到了食堂和羅廣盛見面,忽然間就發(fā)現(xiàn),一下子冒出許多人來找她要看衣服。
有許多人甚至就是跟著她的丈夫來找她的。
于是她本來的歡快心情,登時轉(zhuǎn)而變成一種有苦難的壓力和尷尬。
合著上午光顧著衣服賣的痛快了,卻忘了答應(yīng)人家的事兒。
這不等于狗熊掰棒子,自己給自己挖個坑嘛。
別說沒法跟人家解釋了,就是對丈夫她也不知道該怎么說好。
于是,徹底坐蠟,束手無策了。
幸好羅廣亮是個有決斷能擔(dān)當(dāng)?shù)娜?,他看出了苗玉娟為難。
等把媳婦拉到一邊,弄清了怎么回事,趕緊出面補救。
為了不讓人覺得自己兩口子不靠譜,說話不算話。
為了不讓讓人家誤會他們是看人下菜碟兒,厚此薄彼的勢利眼。
他采取了緩兵之計。
說今天他們兩口子有點失算,衣服顯然帶的少了,沒料到大伙兒這么捧場。
但沒關(guān)系,好事兒誰也跑不了,家里還有一批衣服,明天就帶來給大家分。
這才算讓大家哈哈一笑,調(diào)侃幾句,就此散去。
不過人走了,苗玉娟卻更擔(dān)心了。
因為她最清楚,家里哪兒還有足夠衣服帶給人家???
2號院的三家鄰居,每家分了一百來件兒而已。
今天帶來的賣了,家里也就剩下幾十件零頭了。
哪怕連自己想留下的都加上,也不夠找上門來這些人分的。
好在羅廣盛并不是盲目的只顧眼前,而是心有成算。
他告訴自己媳婦,說不用擔(dān)心。
因為無論邊建軍兩口子還是米嬸兒,都是服務(wù)口的職工。
他們單位都人少,應(yīng)該沒這么快賣出去。
等今天下班,他們回去跟邊家、米家把他們的衣服要來。
既省了鄰居們的事兒,湊上衣服的數(shù)量也夠應(yīng)付明天了。
一舉兩得,多好?
應(yīng)該說,羅廣盛寄希望找鄰居籌措來彌補失信的影響,不失為一個明智的好主意。
讓苗玉娟的心情一下放松了,又開開心心過了半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