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末的乾清宮,鎏金銅鶴香爐中最后一縷蘇合香青煙正裊裊消散,殿內(nèi)殘留的暖霧與廊外漸濃的夜寒悄然交織。
隨著楊士奇等人的朝靴聲在丹陛石階上漸次隱去,朱高熾終于卸下明黃常服上那層帝王的威嚴(yán)鎧甲,任由玉帶扣松垮地垂落身側(cè)。當(dāng)蹇義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宮門轉(zhuǎn)角的銅獅陰影中,他驟然扯下帝王的冠冕,烏發(fā)間幾縷早生的華發(fā)在燭火下微微顫動。
\"朕的錢!朕的錢??!\"怒喝如驚雷般炸響在空曠的大殿,震得檐角懸掛的琉璃風(fēng)鈴叮咚作響。階下侍立的宮女們聞聲齊刷刷跪倒,發(fā)間銀飾碰撞出細(xì)碎而惶恐的聲響,仿佛殿內(nèi)每一粒空氣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怒火點(diǎn)燃。
二樓暖閣的槅扇門輕響,趙妤扶著雕花欄桿步下旋梯,月白色襦裙下孕有數(shù)月的小腹將衣料撐出柔和的弧線:\"陛下息怒,龍體為重。\"
\"如何能息?\"朱高熾猛地轉(zhuǎn)身,袍袖掃過御案,將堆疊的財政清單掀得嘩啦作響。朱筆批注的\"剩余四百五十萬兩\"在明黃宣紙上刺目如血。
\"整整九百萬兩!從春耕到秋收,從江南商埠到塞北馬場,攢了一整年的心血,半晚就被他們分光了!\"皇帝的指節(jié)重重叩擊著案頭的象牙算盤,算珠碰撞聲混著怒意,驚飛了梁間棲息的夜燕。
趙妤款步走近,指尖隔著常服輕揉他緊繃的肩井穴,掌心傳來的溫?zé)嶙屩旄邿氲恼Z氣不自覺軟了三分。
女人望著御案上羅列的各部開支清單,忽然輕聲道:\"陛下忘了去年秋收時,夏尚書說各省糧倉都堆到了倉檐?地方有儲備,總能應(yīng)對些突發(fā)用度。\"
“你啊……”朱高熾失笑,起身走到窗邊,將窗欞推開一道縫,五月的夜風(fēng)卷著太液池的水汽灌入殿內(nèi),吹得輿圖邊角嘩啦啦翻動。
\"有了身孕就該去長壽宮歇著,仔細(xì)受了寒。\"他望著宮女?dāng)v扶著趙妤離開的背影,裙擺掃過青磚的沙沙聲漸遠(yuǎn),殿內(nèi)重歸寂靜,只剩下自鳴鐘滴答的走時聲。
皇帝頹然坐回龍椅,展開《大明輿圖》時,交趾布政使司的位置已被朱砂圈出數(shù)道紅痕,旁邊壓著朱瞻基前日送來的《安南流民安置條陳》。
正凝神間,殿門處傳來靴底蹭過金磚的聲響,朱瞻基身著月白袍服大步走入,腰間玉帶扣上的銜珠蟠龍?jiān)跔T火下熠熠生輝:\"爹,聽說今日財政會議開得順?biāo)??\"
\"順?biāo)??\"朱高熾指節(jié)敲在圖中黃河大堤的位置,那里用朱筆標(biāo)著\"楊榮請支一百六十萬兩\"的字樣,\"半壁江山的財賦都散了出去!吏部五十萬、禮部四十萬……楊士奇一張口就是一百五十萬兩軍費(fèi)!\"
皇帝想起兵部奏疏里提及的佛郎機(jī)炮采購清單,又想起黃淮那筆讓滿朝嘩然的五十萬兩刑部開支,\"剩下的四百五十萬兩,要填安南的窟窿,要備北疆的邊餉,還要……\"
\"還要預(yù)防邊患。\"朱瞻基接口道。
朱高熾沉默著撫過輿圖上瓦剌部的勢力范圍,那里密密麻麻插著墨筆小旗,像無數(shù)根細(xì)針刺痛著眼眸。
\"你說,\"皇帝忽然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太祖皇帝定鼎天下時,可曾為錢糧發(fā)過這般愁?\"
朱瞻基垂眸思索片刻,想起府庫檔案里永樂朝遺留的軍餉欠賬:\"曾祖父與祖父靠的是軍屯與鹽引制,可如今……\"他頓了頓,指尖點(diǎn)在圖中江南十三府的位置,那里商稅標(biāo)注密集如星,\"自父皇推行折色法與商稅新政,國庫白銀雖增,卻也動了勛貴們的田畝根本,這九百萬兩來得不易啊。\"
殿外更夫敲過三更的梆子聲遙遙傳來,朱瞻基與父親朱高熾一起對著攤開的輿圖靜坐。燭芯爆出一簇火星,將他們的影子一個投在交趾,一個投在瓦剌的邊界處,一個浸在光明,一個隱入黑暗。
朱高熾忽然想起趙妤昨日侍說的一番話:\"陛下可知,朝鮮王廷每年從商稅中撥出三成,專用于扶持遠(yuǎn)航商船?海那邊的香料與寶石,換回來的白銀比田畝稅多得多呢。\"
思緒至此,他猛地取過朱筆,在輿圖旁的空白黃絹上揮毫疾書。當(dāng)\"命鄭和籌備下西洋事宜,所需款項(xiàng)著戶部單列\(zhòng)"的朱批落下時,筆尖劃破紙面的沙沙聲中,仿佛能聽見萬里之外的海浪翻涌。
而此刻的龍江船廠,鄭和正借著羊角燈研讀新規(guī)劃的《海東諸國航海圖》,指節(jié)輕叩案頭,在麻六甲海峽的標(biāo)注處留下一道淺淡的壓痕,恰似一條隱秘的絲線,將大明的財賦困局與浩瀚海洋悄然連綴。
戌時末的乾清宮,自鳴鐘的滴答聲與窗外夜梟的啼叫交織。朱高熾望著輿圖上瓦剌部的勢力范圍,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案頭鎮(zhèn)紙:\"北邊的韃靼、瓦剌就像附骨之疽,短時間難平,只能先互市羈縻。\"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北疆防線,眉間皺紋深如溝壑。
\"可若不監(jiān)管互市,晉商能把佛郎機(jī)炮賣給草原人。\"朱瞻基苦笑,想起去年查獲的私販案——三箱火銃竟藏在綢緞布匹中。他試探著湊近輿圖:\"爹,能否從士紳階層多征些稅?他們田畝多,卻按低比例納糧……\"
\"不可!\"朱高熾猛地抬頭,燭芯恰在此時爆出火星,\"士紳雖稅率低,但田產(chǎn)廣袤,實(shí)則賦稅總量不少。你要明白,皇權(quán)統(tǒng)治倚仗三根支柱:宗室、勛貴、士紳。\"皇帝指向輿圖左側(cè)的宗室俸祿清單,上面用朱筆圈著\"工場自食其力\"的批注。
朱瞻基垂手恭立,聽父親的聲音混著香爐殘煙彌漫殿內(nèi):\"你爺爺永樂帝已大力削藩,如今宗室若能去官營工場謀生,不再全賴朝廷供養(yǎng),已是幸事。再逼他們,怕是要重蹈建文朝覆轍。\"
\"武將勛貴更動不得。\"朱高熾敲了敲兵部送來的軍餉奏折,\"他們靠軍功換富貴,若連這點(diǎn)賞賜都要克扣,誰還愿為朱家血灑疆場?去年平定朵顏三衛(wèi),成國公朱勇的家丁可是死了三十七個。\"殿外夜風(fēng)呼嘯,仿佛傳來邊關(guān)金戈鐵馬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