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遠嘆完氣以后。
蘇桓在旁邊說道:
“王爺說的是。不如咱們回燕北吧。燕北的靈氣感覺比這邊濃厚一點?!?
林修遠伸了個懶腰:
“回肯定是要回的?!?
“不過現在嘛,既然已經來到了這皇都。”
“起碼得把戲看完吧。”
林修遠望著湖面,眼里充滿了深邃。
他知道,這些只不過是表面上的爭斗。
都在圣上的掌控中。
背后的勢力博弈,才是真正的難以捉摸。
前幾天去見得皇叔,感覺上,也不是一個簡簡單單養(yǎng)病的王爺。
但無論如何,只要不影響他躺平,他都只會當一個安安靜靜的看客。
已經破過一次自己說的話了,還是要遵守一些。
畢竟,述職和看戲,才是他此行回皇都的目的。
至于這皇都會亂成什么樣,那可就不關他的事了。
······
皇都內的暗流,遠比林修遠想象的要洶涌。
朝堂上,文武百官站隊日益明顯,只有少數人搖擺不定。
這日早朝,氣氛更是凝重到了極點。
一份急奏打破了眾人爭吵。
大夏皇朝淮揚州淮陰府由于雨季,導致臨江大壩垮了。
淹了三縣九村,災民無數,請求朝廷速速賑災。
滿朝文武頓時鴉雀無聲。
圣上林道乾猛地站起身來,朝著信使問道:
“何時的事?傷亡如何?”
信使聲音嘶?。?
“三日前決的口子,淹了七成田地,死者尚未統(tǒng)計,如今災民無處安置。”
林道乾緩緩坐下,沉默良久。
滿朝文武無人敢出聲。
“災情緊急,誰愿為朕分憂,前往淮揚賑災?”
圣上的目光掃過臺下。
大殿里沉默了一瞬,隨即在場的幾位親王紛紛自告奮勇。
不知是真的為了去救國救民,還是為了自己。
也有可能是二者皆有之。
魏王率先出列:
“兒臣愿往。必安撫災民,重建堤壩。”
晉王立刻跟上:
“兒臣曾在江州治理水患,頗有經驗,愿為父皇分憂。”
齊王和蜀王幾乎同時出聲:
“兒臣請旨?!?
四個人你一我一語,互不相讓。
魏王說他兵力充足可維持秩序;晉王說他可以快速調集糧食;蜀王說他善于統(tǒng)籌規(guī)劃。
只有齊王是一腔熱血。
圣上聽得眉頭一皺,隨即拍板決定道:
“那就蜀王與晉王去吧?!?
“兒臣遵旨?!?
二人一聽,頓時眼笑眉開,但又突然忍住。
畢竟此時還是要以賑災為主。
隨后林道乾便擺了擺手,蘇福立馬宣布退朝。
蜀王府書房內,林文曜屏退左右,只留下兩個心腹幕僚與管家。
“王爺此次前去淮揚,雖是機遇,卻也危機四伏?!?
首席幕僚徐先生捋著胡須道,
“災情復雜,難民易亂,若處置不當,恐損及王爺聲譽?!?
林文曜點頭:
“本王明白。徐先生有何高見?”
徐先生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