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敬安緩緩走出驛館之時,紀云和魯尚文上前一步,帶著督學司的學子拱手施禮。白敬安略微掃視了下眾人,拂袖輕輕一揮,微笑著示意眾人隨意?!爸T位,白某應邀赴宴,不必如此鄭重。”
白敬安的架子之大,令遠處的李慶頗為不爽。
“先生乃當世大家,我等既是后生,亦是晚輩,禮數(shù)可失不得?!奔o允再次作揖施禮。
一陣寒喧之后,紀允和魯尚文引著白敬安前往了醉仙樓。一路上,這位大周皇子與元武相國倒是談笑風生,時而交流著儒道學說,時而溝通著兩國文化。
醉仙樓內(nèi),盛大而奢華的儀式迎接著白敬安的到來。禮樂聲中,一群貌美如花的教坊司清倌人翩翩起舞,盡顯神京的繁華。白敬安對這一切早就習以為常,除了大梁,不管他前去哪國,接待的規(guī)格都不下于此。
酒過三巡,眾人侃侃而談。白敬安亦是滔滔不絕,張口便是各種名。
“左相大人的儒道、文道造詣,實令吾等欽佩不已??氨刃浅借玻樟廖岬惹髮W之路??!”
“這是自然!先生的儒道、文道之領(lǐng)悟,深刻獨到,自然是堪比九天星辰。吾等習之受益匪淺,如醍醐灌頂??!今日得以一窺先生圣容,小子頓覺三生有幸?!?
“今日得見先生,如沐春風。先生之能高山仰止,吾等望塵莫及,望塵莫及??!”
“先生之才,令吾等如癡如醉,祈望先生多多賜教,學生定銘記于心?!?
各種吹噓,馬屁,絡(luò)繹不絕。
這些大周的學子們似乎忘了,就列國而,大周才是真正的文道圣地。
天下學宮曾有五位夫子出自大周。奈何,諸位先圣駕鶴西去,如今的大周已無人接續(xù)文脈。似白敬安這等酸儒,都可人前顯圣,嗚呼哀哉!
不光是督學司的學子,就連紀允也毫無底線的捧著白敬安的老臉。
一國皇子尚且如此,大周可悲。
也許是實在聽不下去,也看不下去了。李慶未跟眾人招呼,便悄然離去。
宴會還在繼續(xù)。
白敬安高談闊論,唬得眾人是佩服不已。紀允更是放下身段,親自為其斟酒。
在場的這些人可都是大周的未來,大周的希望。
若是隆圣帝在此,想必早已氣得暴跳如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