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州刺史,封疆大吏。即便瑜州營建制不全,又夾在涼州、北境與京城之間,但依舊是至關重要的位置。
對于此處,隆圣帝自然不會放自己的人上去,否則會有制衡徐滄之意。
瑜州刺史之位,司徒文已經連上了幾份折子,拖也拖得夠久了。
放給他,那是萬不可能的。不給他,朝內又無人出來爭奪。
武政府之人不可領職一州刺史,這是原則問題。張啟圣撂挑子,蕭如諱不出來爭。
如今就剩幾個皇子,紀允是司徒文扶持之人,紀武是孫國安的外孫,他們自然也不會出來站臺。
剩下個沒有黨派扶持的紀賢,這位置很難送到他手里。
考慮到這些,隆圣帝眉頭微微皺起。
見隆圣帝不說話,司徒文繼續(xù)開口。“陛下,一州刺史不可長期空缺,尤其是瑜州如今的現(xiàn)狀。
還請陛下允老臣所奏,今日便可差之赴任?!?
但見司徒文出來請旨,其黨紛紛隨之出列。
“陛下,大仲宰所奏合情合理,俯望陛下允之?!鳖櫫钕任⑽⒐?。
“大仲宰所,老臣附議?!濒斏形囊嗍浅鰜碚九_。
緊接著,付國忠、司徒孝康、廉木、高平等人紛紛出列。
一時間,殿中站滿了數(shù)十位朝臣。
“臣等附議,望陛下圣裁。”
見此情形,隆圣帝咬牙切齒?!半奕羰遣辉?,又當如何?”
聞,司徒文輕拂須髯?!氨菹?,老臣所薦之人盡皆良臣,此乃為江山社稷、黎民福祉計也。若陛下不允,實非明君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