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zhàn)持續(xù)兩年之久,戰(zhàn)后,周軍全數(shù)屯兵東臨,并于第三年秋,紀凌親率韓布、李孝師、司徒孝呈、許定山、郭正軍、盧承遠等將攻打圣天城。
耶律洪陽自知不敵,遷都琴川,后聯(lián)合元武與紀凌在北州平原展開曠世一戰(zhàn)。
此戰(zhàn),紀凌大敗金元聯(lián)軍,北蠻精銳近乎盡喪,領(lǐng)土損失過半。大周同樣損兵折將,包括司徒孝呈在內(nèi),許定山、盧承遠等人相繼陣亡。
正面突破后,就在紀凌準備攻打琴川,兵鋒所向,已距新都不足百里時毒發(fā),最終含恨而終,殞命它鄉(xiāng)。
就在紀凌病故后,西線韓忠、朝內(nèi)司徒文也相繼病故,大周不得已退兵赫州,并由韓布駐守圣天。
紀賢繼位后,徐平回京吊喪,強行要求開棺驗尸,最終確定隆圣帝是因中毒身亡。
此后,大周陷入內(nèi)亂,而紀賢也因毒殺隆圣帝之事泄露,孫國安與紀武率兵討伐,紀安和紀廉也相繼起兵。
至此,大周徹底分崩離析。
也就在大周陷入內(nèi)斗時,武成乾因誅殺武成道,徹底與元帝撕破臉,并于平州起兵,以宇文氏為由,清君側(cè)。
同期,徐平在查出紀賢毒害隆圣帝后,借學(xué)宮之名,以小九為大旗,由宇文蕭掛帥、薛剛、薛毅為左右將、林聿伯為軍師,從玉螭起兵討伐紀賢,并與紀月華冰釋前嫌。
至此,北蠻與大周名存實亡,元武陷入大范圍內(nèi)戰(zhàn),東盧也因楊文忠和安施信兵敗,徹底消停。
這便是中篇的大致劇情,作者在此也算是劇透了。
中篇包含了前一輩大量的愛恨情仇,譬如徐滄和白玉茹、蘇念嬌、司徒孝憐、安凝霜。譬如隆圣帝的暮龍之威、兄弟之情、以及最終病故它鄉(xiāng)的落寞和遺憾。還包括司徒文、韓忠等人的相繼病故,以及徐平和姜云裳的勾心斗角。
大江東去,故人凋零,多少英雄豪杰抱憾終身,多少紅顏知己對燭垂淚。
小說寫不盡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筆墨間留下的,更多還是嘆息…….
今日停更,感謝各位讀者的陪伴,本書第一大篇即將完結(jié)。后續(xù),中篇何時開書,暫時待定,再次感謝!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