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北軍主營將士身著統(tǒng)一的黑色鎧甲,手持兵戈,列隊向著點將臺集結(jié)。
甲胄摩擦、馬蹄踏地、雷鼓喧天、戈矛林立,可謂盡顯北境之師的磅礴氣勢。
不多時,一道高大挺拔卻穿著暴露的身影緩步走上點將臺。
徐滄一襲玄鐵織金甲,甲胄上鑲嵌的獸面紋栩栩如生。其人腰束玉帶,懸掛著一柄通體烏黑的長刀。
歲月在其鬢間雖染上了幾縷銀絲,卻更添幾分滄桑威儀。他瞥了眼列隊的部將,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與懾人的氣魄。
“弟兄們?。。 ?
大喝一聲,徐滄負(fù)手而立,目光如炬,緩緩掃過臺下密密麻麻的將士?!敖袢眨就醴钤t討金,謹(jǐn)以大義昭告天下:
耶律氏,竊據(jù)北隅,立國二百余載,然其性剽悍,歷代犯邊。恨賊寇猖獗,鐵蹄踏我疆土,屠我子民,毀我城郭,劫我民財。
承徐氏祖上三代,我北境兒郎數(shù)十萬人埋骨荒野,此仇此恨,刻骨銘心!
幸賴諸君同心為國,浴血奮戰(zhàn),驅(qū)蠻夷于塞外,保家國于危亡。然北蠻不知悔改,十年間厲兵秣馬,窺伺南下。
今有其主耶律洪陽,匹夫年逾五旬,耽于仙道,醉心長生,荒廢朝政,邊防委于耶律武陽、白氏、郭氏之流。彼等恃兵甲之利,忘昔日敗北之辱,敢妄犯我朝天威,是可忍,孰不可忍!
夫國之存,守禮義、安黎庶;邦之興,順天意、合民心。蠻狗逆天而行,窮兵黷武,內(nèi)則朝政紊亂,外則肆虐鄰邦,已失天道人心。
我大周之主隆圣,德被四海,萬民歸心,兵甲精良,糧草充盈。今奉天子詔,統(tǒng)二十三萬鎮(zhèn)北之師,聯(lián)東盧之眾,共討北蠻,吊民伐罪!
檄文所至,凡北蠻各州府將士:若能棄暗投明,開城歸降,既往不咎,仍守其土;若執(zhí)迷不悟,負(fù)隅頑抗,天兵一到,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天道昭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諸君當(dāng)以家國為念,以血債為志,厲兵秣馬,直搗圣天,護我大周子民之安!
此戰(zhàn),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景平十九年冬,靖北王徐滄,謹(jǐn)書?!?
徐滄罷,大軍列陣整齊,鴉雀無聲,連呼吸都刻意放輕,唯有朔風(fēng)卷著沙塵,在陣前呼嘯而過。
“將士們!”說著,徐滄緩緩拔出佩刀,刀尖直指天際?!敖袢?,本王當(dāng)點將出兵,兵鋒所向,直指武州!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不滅北蠻,誓不還朝!”
幾息后,眾將士齊聲高呼,聲震寰宇,直沖云霄。
片刻之后,徐滄緩緩壓下長刀,目光重新變得沉靜,卻更添幾分銳利。“點將!”
聞,其身旁參軍立刻上前一步,展開手中的將令冊,高聲唱喏:“奉靖北王令,點將出兵!??!”
“鎮(zhèn)北大將軍布信!“
“在!”幾息后,布信從徐滄身后大步走下點將臺。
“命你親領(lǐng)中軍壓陣,提調(diào)全營步騎。”
“諾!”
“左將軍秦岳!”
“末將在!”罷,一道粗獷的身影從陣前走出,單膝跪地,甲胄光亮。
“命你率岳字營三萬步卒、八千騎卒為先鋒軍,即刻動身,取道亭山左路,十日內(nèi)攻占長風(fēng)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