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宇,公交車來了,我們快走?!?
我還在幻想著以后發(fā)大財,回老家光宗耀祖的畫面。
王雪的聲音,讓我回過神來。
快步跟在王雪身后,來到不遠處的公交站臺。
上車后,正好有兩個空座位。
我當時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感。
對昨天在公交車上,和王雪的親密接觸,我還流連忘返,還想再來一次。
但可惜,沒機會了。
坐了大概一個小時的公交車。
我透過車窗,看到了一座高聳入云的”糖葫蘆”建筑,眼珠子都瞪大了。
“這是東方明珠。”
王雪在我耳邊介紹道。
“啊,原來這就是東方明珠,比我想象中的,高多了?!?
我十分激動且興奮。
在老家的時候,我聽人說過“東方明珠”,有幾百米高,但從未見過。
這次,是我第一次見。
心中的震撼,無法用語來形容。
又坐了大概十幾分鐘,我和王雪下了公交車。
步行幾百米后,來到了浦東的三林塘城中村。
王雪帶著我進村。
穿過一條條狹窄的小巷,七拐八拐后,走進了一棟三層樓的民房。
上了三樓。
王雪從包里拿出鑰匙,打開門。
即便是大白天,屋里也是暗暗的。
“進來吧。”
王雪示意我跟著她進屋。
進屋后,我發(fā)現(xiàn)有四個房間,一個廚房,一個衛(wèi)生間。
但是沒有客廳,只有一條狹窄的走廊。
后來我才知道,房東為了多賺錢,將房子進行過改造。
原本是個三室一廳,沒有廚房和衛(wèi)生間。
房東將客廳拆開,改造成一個房間,一個衛(wèi)生間,一個廚房。
這樣不僅可以多租出去一間房,而且因為還自帶廚房、衛(wèi)生間,更容易出租,價錢也更高。
畢竟,租在這里的人,全都是外地打工的。
有廚房,便利他們做飯。
有衛(wèi)生間,也便于他們上廁所、洗澡。
不必去外面的公廁和公共洗澡間。
至于客廳,有沒有,無所謂。
反正租客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誰也不認識誰。
根本不需要公用區(qū)間來聯(lián)絡(luò)感情。
而這種居住條件,在當年的三林塘城中村,其實算是非常好的。
很多農(nóng)民工租的民房,根本就沒有廚房和衛(wèi)生間。
都是在一樓院子里,用鐵皮,搭建出一間簡陋的廚房。
十多戶人家共用。
廁所也是搭建的旱廁,早上上廁所都要排隊。
環(huán)境非常糟糕。
當然了,兩者之間的價錢差距,也是很大的。
王雪租的房子,當時要兩百塊一個月。
而一般農(nóng)民工租的房子,連一百都不要。
當時農(nóng)民工的工資,不過才二十塊錢一天,自然是舍不得花兩百租房。
對他們而,有個睡覺的地方即可,根本不追求什么生活質(zhì)量。
王雪的房間,在最里面那一間。
她打開房門后,我跟在她屁股后,走了進去。
房間不大。
放了一張床,一張沙發(fā)后,基本就沒什么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