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糧食種子,例如辣椒、西紅柿一類的種子,常建新也給了些。
只不過沒讓劉紹他們安排人大規(guī)模種在城外,而是都先種在城內,當做配料少量使用。
春耕開始一個月之后。
安插在長安城的細作傳回來消息,漢趙偽帝劉曜已經(jīng)調集十萬大軍,下旨由大將呼延翼統(tǒng)帥,北征晉陽城。
“算算時間,匈奴軍隊應該正在渡黃河進入河東郡,估計無需十日,便可殺至晉陽城下!”劉琨根據(jù)經(jīng)驗做出分析。
河東郡就在晉陽城控制的晉中平原以南,從河東郡繼續(xù)向北進兵,只需四日就能進入晉中平原,七日兵臨晉陽城下。
也就是說,他們只有七日時間準備。
劉琨召集劉紹、趙斌、張信,以及十幾位中層將領文官,詢問他們春耕的情況。
“原本再有五日,也能把所有預計要開墾耕種的土地耕種完成,現(xiàn)在加快時間的話,可以提前一日耕種完成,屆時有三天時間將百姓撤回城內堅守!”一名文官做出回應。
劉琨點了點頭,大戰(zhàn)將至,胡人殘暴,讓百姓直接留在城外是不可能的。
可惜剛種下去的種子,無法得到及時澆水和精心照料,不知道這場大戰(zhàn)要多久才能打完,也不知道打完之后再去護理種下去的糧食,最終還能有多少收成。
常建新這個時候,正好連接古代時空,通過劉紹的視角和耳朵,聽到劉琨的擔憂。
他笑道:“玉米倒是有些麻煩,不過土豆、紅薯比較抗旱,就算一兩個月不澆水,只要草沒被旱死,土豆、紅薯便也不會被旱死,尤其是紅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