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來不及,做晚飯也行?。 ?
這許多張嘴巴,反反復復舊事重提,吧嗒吧嗒的,一人說一句,宋妙回都回不過來。
她昨晚已經(jīng)同程二娘商量好,明日就不出攤,也不再接早飯送餐,本待要跟學生們說,不想他們已經(jīng)幫著想到了,于是忙又連連道謝,應答不停。
等到吃食賣完,其余訂貨的也取得七七八八了,那程子堅方才匆匆而來取自己的早飯。
他一到,就先忙著向宋妙道歉自己來晚了,又做道謝,一謝昨晚那好湯,二謝她廚藝。
“我那文章哪里入得了陳夫子法眼,若非宋攤主那湯做得好,先前東西好吃,引出夫子饞蟲,必定沒有這樣好事——昨夜尤學錄指導我直到三更天!”
又忙向宋妙說明韓礪那一席要多訂兩份餐食,用于外帶,另一席比起原本預計要多些人口。
“夫子說后一席他來做東,又說菜色由著宋攤主來定,不用過多,不用麻煩,家常菜色足矣。”
他一邊說,一邊自腰間解下來纏著的重重三吊錢,道:“夫子給的,叫宋攤主看著來,不要倒貼了勞力?!?
說是一席,加上學生,其實應該是兩席,但即便如此,家常菜,兩席給足三吊錢,依舊大方極了。
多得一文,就能多還一文,宋妙甚是高興,把錢接過,又問時間。
日子倒是沒有定,還得去問各齋先生跟那些個學生,但程子堅說一旦確認好,會立刻來跟宋妙交代。
等事情全數(shù)交代妥當,程子堅拎著吃食,臨走前忙又道:“昨夜韓兄弟被府衙來人接走了,說是今日未必能回,叫我代他給宋攤主說一聲,又說再有消息,會使人來送信?!?
宋妙怔了怔,沒有多問,點頭應了。
等她回到酸棗巷,只有小蓮一人看家,許久都不見程二娘回來。
因見外頭雨大,宋妙甚是擔心,帶了雨具,正要出去找人,剛到巷子口,就見得程二娘推著車小心走來。
她松了口氣,忙迎上去問話。
程二娘見得宋妙來接,急道:“沒有事,只是街上積水太多,我一路見得許多人跌跤,摔得頭破血流,怪嚇人的,就繞了一截,結(jié)果迷了路,總算一路問人找回來了——哪里就用娘子來迎我,早曉得我走快些了!”
又道:“誰曉得京中漲水,比我們撫州鄉(xiāng)下還厲害,這回算是長見識了!”
回到家中,兩人先清理了廚具、炊具,又打掃一番。
等一應忙完,宋妙騰出手來,清點了一回家中存糧。
宋家先前家無半點底,她賺的都急著去還債了。
好在到了三月,多了許多外送單子,朱氏又帶來一波客人,陳夫子金明池那一頓飯又有了外財,另還有秦縱、韓礪二人放在自己這里的存銀,倒叫她攢了一點存銀。
清明下雨時候,因看氣候不好,星象也不甚妥當,她趁著糧價尚低,存了些常用耐放的糧面豆米在家中,若是出攤,能用好一陣子,要是不出攤,光家里三口人吃,哪怕再添個三五口,吃到明年都還有剩,并不擔心。
只是還要買些肉菜,以備不時之需。
見得外頭雨水始終沒個變小的跡象,云層也厚,宋妙便不再等,跟程二娘打了個招呼,背著簍子預備出去買菜。
程二娘卻是不放心宋妙一個人,忙帶了雨具,交代好女兒,執(zhí)意跟著一道出了門。
路上果然許多地方都有積水,二人繞路而行,等到了最近的菜坊,才得知里頭已經(jīng)浸了水,今日閉坊,只得又打聽了一番,往更東邊大些的菜肉坊走。
***
此處宋妙和程二娘兩人四處找開著的坊子,另一頭,京都府衙中,韓礪卻是接過一張上頭圈出來各處坊子位置的京城地圖。
張錚邀他來協(xié)助統(tǒng)籌之事,重點自然不在“統(tǒng)籌”二字,而是在于“協(xié)助”。
秦解能由著他主持,實在是手頭沒人了,又兼見慣了韓礪做事,被他支使起來,雖時不時有抱怨,有質(zhì)疑,最后基本都是不打折扣地照做了。
張錚卻不同。
他自己下頭有判官,人力也足,手下都是用慣的不說,看著右院最近的兩個大案,也都鉚足勁頭要立功。
找韓礪來,一是看中他能一口氣安排上千人的居中統(tǒng)合、協(xié)調(diào)能力,二也是刺激一番手下人馬,給他們緊一緊韁繩,免得偷懶。
把人帶回來之后,張錚召集手下開了個會,將韓礪介紹一番,交代了任務,就將人給了左院判官,讓他有什么要求只管向那判官提。
韓礪既然來了,就懶得理會那許多。
因時間緊,沒有名冊,他毫不客氣地要了今次借到的人力來源、調(diào)用時間、集中方式等等,又問要今次需要重點搜查的位置圖。
那判官自然沒空理會這等瑣碎事,又叫了個巡檢過來對接。
巡檢來了一趟,安排了兩個小吏把要的東西撿了出來,讓那二人隨時聽憑吩咐,自己走了。
韓礪研究完畢,又問那重點搜查的幾片區(qū)域是如何劃分出來的,為什么其余坊子都要仔細搜,東南、東北一片卻不用。
兩名小吏答不出來,只好去找上頭巡檢。
大半夜的,左院上下都在忙,人人不能得睡,那被找上的巡檢已是在外搜了兩天,覺也是囫圇睡,其實已經(jīng)一肚子火氣,對上韓礪這個借來的外援,雖早有耳聞,曉得不好怠慢,到底有些不耐。
一個太學生而已,傳得神乎其技的,不也只是兩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張嘴,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道:“你只管做事,我們這么排自然有其中的道理,一句兩句的解釋不清楚。”
“要是因此遺漏了要害?”
聽得韓礪發(fā)問,他越發(fā)煩躁了,道:“都說了你只管做事,那些地方早排除了嫌疑,找也是白找!”
韓礪沒有同他糾纏,比那判官交代的時間還要早兩個時辰就把人力給排布了出來,果然根據(jù)各處人力位置、情況,將誰人負責哪里的居中傳信,誰人負責整合消息,誰人負責哪一隊,哪一隊又負責哪一條街,哪幾處地方,多久要有回信,多久要全數(shù)查完,查不完如何彌補,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此安排,能省多少人力、時間等等,盡數(shù)安排、解釋得明明白白。
甚至連如果得了有用線索,如何反饋,如何復查,他都有做交代。
那巡檢的態(tài)度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韓礪便拿炭筆圈出來幾個位置,問道:“我若想要加這幾個地方進去,請巡兵仔細搜查,能也不能?”
巡檢湊頭過去看了一眼,皺眉道:“這幾個地方都已經(jīng)搜過許多回了?!?
又道:“你是看這幾處都是下頭給了線索回來的,以為有漏可以撿吧?”
他好笑道:“辦案哪有這么簡單的?有過線索的位置,我們當先就去搜檢了,只差掘地三尺,后來也查了好幾回,都沒有問題,難道旁人查,查不出來,你一來查,就查出毛病了?”
韓礪問道:“只差掘地三尺,那就是沒有掘地三尺,是也不是?”
又道:“既如此,一會等中午交接,我自領一隊人,借著飯點,把幾個地方再查一遍——巡檢有無二話?”
那巡檢皺眉道:“你自己不吃飯要去查沒問題,只旁人難道也不吃飯?”
于是等到晌午時候,韓礪帶著朱雀門巡鋪里幾個熟悉巡捕,另又有從前借調(diào)過來搜查過,已經(jīng)混了眼熟的七八個巡兵,個個寧愿不吃飯,也跟著他,一道上了馬行街。
他們當先就找上了程二娘待過的屠宰場。
喜歡妙廚請大家收藏:()妙廚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