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波既然都這樣說了,陳南也就不再客氣,當即詢問。
首先了解總部人員的情況,分別叫什么,負責哪方面的事。
緊跟著就是村大隊的各方面情況。
了解得差不多,陳南將對應(yīng)的想法說出。
首先要調(diào)整的方式,是以點對面。
將公社內(nèi)的人員進行劃分,兩人一組,專門對接青山公社下方的六個村大隊。
村大隊的大隊長有什么事,直接找負責對接之人。
負責對接的人要是處理不了,再上報到自己面前。
如此改革,一方面是能減少自身的事務(wù)。
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每個村大隊都有事要處理,不用想陳南也知道忙不過來。
其次,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容易造成積壓或者是忽視。
事情積累得太多,漸漸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不用去了解,陳南也知道這是孫大海之前會忙得焦頭爛額,反觀其余人則閑得蛋疼的原因。
而且這樣做,能讓公社總部的人都有事情做。
否則忙的人忙死,閑的人閑死。
忙的人看著閑的人,時間長了心頭終歸是有想法,然后就會產(chǎn)生矛盾。
甚至會因心中出現(xiàn)的想法開始擺爛,明明有時間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處理,就是不處理。
再者,之前提出獎勵正好以此對應(yīng)。
每個月,村大隊的隊員將對負責對接的人評價打分。
分數(shù)越高,得到的獎勵越多。
分數(shù)低的自然沒獎勵,接連三個月要是都達標,說明能力不足,該換就要換。
“啪!”
聽完提議的趙洪波雙手忽然重重拍在一起。
“這提議好,非常好!”
趙洪波眼神激動的盯著陳南繼續(xù)說“陳主任,我就知道你的想法不簡單?!?
“就按照你說的做。”
此時此刻,趙洪波認為招攬陳南來當公社主任,是自身上任后最正確的做法。
輕松將原先存在的問題解決不說。
他甚至能看得到,在獎懲制度的催動下,青山公社必將在眾多公社中脫穎而出。
公社總部的情況,只是內(nèi)部情況。
陳南知道,一個公社想要發(fā)展得好,最根本還是在村大隊上。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村大隊的人能先吃飽穿暖,緊跟著吃穿不愁,跟著他就提起下一季土地改革的種植計劃。
除了石磨村地里的玉米還等著收割,其余村大隊由于環(huán)境原因,地里幾乎看不到收成。
既然如此,那就立馬著手對其余村大隊的土地進行分配。
分配好,各家自然著手耕地,存儲肥料,等時節(jié)到了開始種植小麥。
同時進行改革的還有公糧上繳比例。
比例將依據(jù)土地面積定額交付。
分到的土地越多,上交的自然也就越多。
不會因為誰家種得好,最終就要多上交,誰家種得丑就少上交,所有農(nóng)戶都將一視同仁。
如此做,能讓各家各戶認真種植。
種好了,家里就能留下更多糧食,不用再挨餓。
反之懶懶散散,挨餓也是自找的。
如此做,能杜絕有人濫竽充數(shù)渾水摸魚。
……
整個過程,趙洪波都安靜聽著。
等陳南說完,他皺著眉說:“小南,還有一個問題你沒考慮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