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懿旨。"楊過笑嘻嘻地作揖,卻見阿刁早已飛在前頭帶路,翅膀拍得歡快,活像個通風報信的小叛徒。
郭芙帶著楊過穿過蜿蜒曲折的山徑,來到一處隱蔽的海崖下方。潮濕的海風夾雜著咸腥氣息撲面而來,崖壁上爬滿了青翠的藤蔓。
"就是這里了。"郭芙撥開層層藤蔓,露出一塊形似玄武的黝黑礁石。她回頭瞥了楊過一眼,見他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自己動作,不由輕哼一聲:"看仔細了,我只演示一次。"
她纖纖玉指按在礁石某處凹陷,指尖泛起淡淡的內(nèi)力光華。先是順時針旋轉(zhuǎn)三圈半,又在另一處逆推兩遭。最后雙手結(jié)出一個繁復的星圖手印,輕輕按在礁石正中。
"咔嗒"一聲輕響,礁石竟緩緩移開,露出一個幽深的洞口。一股帶著陳舊書卷氣息的涼風從洞中涌出,吹得郭芙鬢邊碎發(fā)輕輕飄動。
踏入藏經(jīng)洞內(nèi),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檀香與陳舊書卷的氣息。
洞內(nèi)出人意料的寬敞明亮,四壁上鑲嵌著數(shù)十顆鴿蛋大小的夜明珠,散發(fā)著柔和的瑩瑩光輝,將整個空間映照得如同白晝。
東側(cè)整面石壁被打造成巨大的書架,整齊陳列著各式典籍。最上層是泛黃的竹簡,以錦緞細心包裹。中層擺放著絹布卷軸,按五行方位排列;下層則是線裝書冊,書脊上用金粉題寫著《拳譜》《曲譜》等字樣。
西側(cè)石壁上懸掛著七把形制各異的古琴,琴身皆以珍稀木材制成,琴弦在珠光下泛著冷冽的銀輝。
琴架下方擺著個青玉香案,案上青銅香爐中尚有未燃盡的安神香,裊裊青煙在空氣中勾勒出婉轉(zhuǎn)的軌跡。
洞中央置著一張巨大的紫檀木案,案面光滑如鏡。左側(cè)堆著幾本攤開的筆記,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字跡時而狂放不羈,時而清雋秀雅,顯是出自不同時期。右側(cè)擺放著一套精致的茶具。
最引人注目的是北面石壁上懸掛的一幅巨型海圖,圖上精細標注著東海諸島的位置,其中桃花島被朱砂特意圈出。海圖旁題著"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詩句,筆走龍蛇,氣勢磅礴。
地面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悄無聲息。角落里隨意擱著幾個蒲團,其中一個上面還放著半局未下完的珍瓏棋局,黑白子膠著廝殺,似是正到關(guān)鍵處。
整個洞府雖深藏山腹,卻因巧妙設計的通風孔洞而絲毫不覺氣悶。隱約可聽見遠處潮聲涌動,與洞內(nèi)滴答的水聲相和,竟有種奇特的韻律感。
郭芙提著紗燈在前引路,楊過跟著她繞過紫檀木案幾,忽覺眼前豁然開朗——
藏經(jīng)閣最深處竟別有洞天。
一座通體瑩白的玉像靜靜矗立在穹頂之下,高約丈余,在四周鑲嵌的夜明珠輝映下流轉(zhuǎn)著溫潤光華。
那玉質(zhì)純凈無瑕,竟似能透光一般,將整間石室都映得朦朧生輝。
細看那雕像,分明是位廣袖流云的絕代佳人。她左手執(zhí)卷,右手虛按琴弦,衣袂當風,幾縷發(fā)絲仿佛正隨風輕揚。
最妙的是那眉目間的神韻——唇角含著似有若無的淺笑,眼波流轉(zhuǎn)處盡是溫柔,栩栩如生得教人疑為真身。
楊過心頭一震。這玉像容貌與黃蓉有七八分相似,卻更多了幾分清雅出塵的書卷氣,恍若謫仙臨凡。
夜明珠的光暈在玉像周身流轉(zhuǎn),竟似給她披上了一層輕紗,仿佛下一刻就會衣袂輕揚,從玉臺上翩然而下。
楊過一時怔住,恍惚間竟分不清是玉像生出了魂魄,還是黃蓉化作了玉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