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手持虎符,徑直往校場點兵。
他本以為憑大汗手令,調(diào)撥五千精銳易如反掌,不料剛踏入校場,便覺得氣氛不對。
負責兵馬調(diào)度的萬夫長巴特爾滿臉虬髯,素來與忽必烈一系親近。
他驗過虎符,皮笑肉不笑地道:楊將軍,大汗手令,末將自然遵從。只是如今營中兵力吃緊,各部都在為西征備戰(zhàn),一時要湊齊五千精銳,實在為難。
他隨手指向校場西側(cè)一隊正在操練的人馬:不如先將此部一千二百人撥給將軍,其中多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兵。其余兵額,容末將這幾日從各營慢慢抽調(diào)補足,如何?
楊過順著他所指望去,但見那隊士兵衣甲雖舊,卻隊列森嚴,眼神銳利,行動間自有一股肅殺之氣,確是一支勁旅。
只是人數(shù)遠遠不足,巴特爾所謂慢慢抽調(diào),分明是刻意拖延。
巴特爾,楊過神色不變,語氣卻沉了下來,大汗命我即刻出征,兵貴神速。你若湊不齊兵馬,延誤了軍機,是你一力承擔,還是本將軍與你一同去向大汗解釋?
巴特爾臉色微變,正要辯解,忽聽身后傳來一陣騷動。只見那群被指派的士兵中,一位面帶刀疤的老兵跨步而出:
將軍!俺們愿隨楊將軍出征!
他這一喊,身后千余名士兵齊聲響應(yīng),紛紛抱拳行禮。
巴特爾勃然大怒:阿爾坦!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滾回去!
那名叫阿爾坦的老兵卻梗著脖子,毫不退縮:楊將軍武功高強,用兵如神,跟著他能打勝仗,能活命!我們當兵的,不就圖這個嗎?前次隨楊將軍出擊,他總能帶我們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最硬的骨頭!這樣的主帥,弟兄們服氣!
對!我們服氣!
我愿隨楊將軍!
呼喝聲此起彼伏,不僅那一千二百人,連校場上其他部隊的老兵也都目光灼灼地望向楊過,顯然心有所動。
楊過在軍中時日不短,雖身為漢將,但他作戰(zhàn)勇猛,身先士卒,從不讓麾下士兵做無謂犧牲,更兼智謀過人,早已在那些歷經(jīng)戰(zhàn)陣的老兵心中樹立了威望。此刻有人帶頭,這份平日被壓抑的擁戴頓時顯現(xiàn)。
巴特爾臉色鐵青,他萬萬沒想到楊過在軍中竟有如此號召力。若強行彈壓,恐怕會激起兵變,傳到蒙哥耳中,延誤軍機的罪名可就坐實了。
楊過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了然。他目光掃過校場上神情激動的老兵,朗聲道:楊過承蒙諸位弟兄信賴!此去兇險,但求不負大汗所托,亦不負諸位今日之義!
轉(zhuǎn)而看向巴特爾,淡淡道:看來弟兄們求戰(zhàn)心切。若因兵員不齊延誤軍機,大汗面前,你我都不好交代。
巴特爾騎虎難下,只得咬牙道:......既然將士用命,末將自當成全。便按名冊,再調(diào)撥三千八百人,湊足五千,歸楊將軍節(ji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