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夏侯衡,還真是個忠義之人吶?!?
幾日之后,在云州金城府的議事廳內(nèi),徐庶看著傳閱到手中的,夏侯衡的親筆回信,感慨的說道。
“哼,什么忠義之心,不過就是個愚忠的蠢材罷了,原本以為能破徐州軍的武將是個什么人物,現(xiàn)在看來不過就是個看不清形式的庸才而已,枉費了主公幾次三番親筆招攬書信的良苦用心?!?
戲志才站在不遠處,對徐庶的話嗤之以鼻。
原本戲志才就不太信得過,徐庶這個半路來到許少杰麾下的家伙,現(xiàn)在也是直不諱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
“夏侯衡此子雖是愚忠之人,然此人身負大才卻不可否認?!?
賈詡作為一個極度聰明的人,為人處事上自然也是極其的圓滑周到。
自從徐庶歸順許少杰之后,軍中有不少對徐庶有抵觸情緒的官員武將,也都是賈詡在從中調(diào)停。
這也讓許少杰不得不再一次感嘆,賈詡不愧是原本的歷史上,屢出毒計卻還能帶著全家上下,在那三國亂世全身而退,然后還得了善終的極度的聰明人。
有了賈詡在自己身邊,許少杰凡事也都喜歡找到賈詡商量,賈詡也總能恰到好處的,為許少杰排憂解難。
這云州集團內(nèi)部,天之驕子一般的人才何止百人,自古有才之士,自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恃才傲物,眼高于頂。
這也導致了云州集團內(nèi)部,排除那些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情況。
也經(jīng)常會有互相看不順眼的事情發(fā)生。
這個時候,身居高位又為人謙和圓滑的賈詡,就成了最為合適的和事佬。
這也是為許少杰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尤其是,云州集團內(nèi)部其實也有著一些自發(fā)形成的派系,像是京都出身的國公府派系,云州本地的云州派系,降將組成的派系等等。
不過,這些派系基本只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方面,比如聚會喝酒之類的地方拉幫結派,并不會干涉到政治和軍事上面的東西。
畢竟,在許少杰的云州集團麾下為官,誰不知道,許少杰最厭惡的就是因私廢公,并且這云州集團誰又不知道,許少杰那些無孔不入的錦衣六扇門呢。
麾下的文臣武將,自己有自己的分寸,只要不觸及到許少杰的底線,許少杰還是會在允許的范圍之內(nèi),給予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相對的自由空間。
許少杰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當然,許少杰也會在一些必要的時候,隱晦的提點一下,并且均衡一下各方勢力的平衡。
“徐州主帥鄧艾,雖比不得高長恭與史云嶺二位元帥,征戰(zhàn)多年戰(zhàn)功赫赫,卻也是主公欽命的徐州主帥,這夏侯衡能屢次三番將鄧艾的徐州軍抵御于高強之外,甚至能陣斬孫新將軍,的確是不可小覷的勁敵,”
賈詡嘴上這些話,雖然表面上是說給戲志才和徐庶聽的,但是賈詡的眼神,卻一直看著坐在一旁一不發(fā)的許少杰。
外之意不而喻,鄧艾攻伐青州進度緩慢,還損兵折將,并不全都是鄧艾的責任,這青州的主將夏侯衡,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其實,許少杰又哪里不知道這青州戰(zhàn)場的癥結所在。
鄧艾的能力,沒有人比許少杰還要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