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杰!你裝什么好人!本公子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全是拜你這沽名釣譽之輩所賜!何故又惺惺作態(tài)!”
李有尋借著微弱的火光,看著面前許少杰那張臉上掛著令人生厭的笑容,那笑容李有尋再熟悉不過了。
那是獨屬于勝利者的笑容,從容不迫,云淡風輕。
仿佛現(xiàn)在只不過是一場再平常不過的,舊識同窗的尋常碰面罷了。
此處好像也不是陰冷潮濕的地牢牢房,而是尋常街上的畫舫酒肆。
就是這一點,是最最令李有尋接受不了的。
幼時的李有尋,也是被稱為神童的存在,作為那時節(jié)皇帝四大寵妃李妃李媚娘的親侄子,當朝司馬國舅,司馬的嫡長子,李有尋幾乎在家中就是眾星捧月一般的存在。
甚至有人說,李有尋之才,勝過宮中年紀相仿的皇子還要多些,就算是李妃的兒子,當朝二皇子劉克晟也不過就是占了個身份尊貴,其天才程度是遠不及李有尋的。
還有人說,李有尋這般天資聰慧,日后前途定是不可限量,甚至可以超越已經(jīng)站在權(quán)力的父親李思。
李家和鄉(xiāng)鄰,也全都對李有尋給予了厚望,年少時的李有尋便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
當然,這一切直到一個人三歲識文斷字,五歲出口成章的天才少年的出現(xiàn),而戛然而止。
從那時起,這京都之內(nèi),甚至是天下間口中談?wù)摰奶觳派倌?,從李家天資卓越的李有尋,變成了許氏國公府的麒麟神童......許少杰。
當時尚且年幼的李有尋根本不清楚,為何昨天還對自己眾星捧月,極盡奉承和夸贊的人們,今天突然就對自己置之不理了。
年幼的李有尋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才惹得父親和姑姑不開心,甚至看向自己得眼神中,也似乎有些當時的孩童看不懂的東西。
長大之后,李有尋才終于在一日恍然大悟,當時尚且年幼的自己,看不懂的那個眼神,叫做嫌棄,叫做厭惡......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再是那個名冠天下的第一神童,光環(huán)褪去之后,李有尋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變成了一個平平無奇的孩童。
天下人只能記得住第一,其余都是失敗者。
這一句話,是李有尋的父親李思親口對李有尋說的,也深深的印刻在了李有尋的腦海中。
做第一,必須要做第一,才能得到父親和姑姑的認同。
做第一,只有能做第一,自己的存在才會被允許,才是真正的有價值,才不是......可悲的失敗者。
從那時起,李有尋更加艱苦的用功讀書,練武,那本該是貪玩年紀的孩童,整日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之中,一刻都不敢懈怠。
只是這樣.......仍舊無濟于事。
李有尋的刻苦用功與許少杰整日偷懶貪玩,縱馬長街的行為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從那時起,坊間的人們都說,李家大少爺資質(zhì)愚鈍,就算是廢寢忘食也根本不是國公府麒麟神童的對手,根本就連許家大少爺?shù)囊陆嵌級虿坏健?
更何況,許家大少爺整日進宮與三皇子玩鬧,聽說與太子和長公主的關(guān)系也是極好的,更是整日不學無術(shù)貪圖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