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隨張飛征戰(zhàn)草原的公孫策,也已經(jīng)隨軍回到了涿郡,此次軍議自然也是在場的。
“私以為,糧草補給固然是重中之重,但瓊州地勢險要,孫權(quán)又非易與之輩,我軍若正面強攻,恐傷亡慘重??煞裣扔靡杀嫞瑪_其心神,再尋機破之?”
“疑兵之計雖是可行,但需慎之又慎,孫權(quán)麾下謀士眾多,若被識破,反遭其算......不如先以水軍佯攻,引其主力出戰(zhàn),再以伏兵截其后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徐庶面對公孫策的進,還是給出了不同的見解。
“二位軍師,莫不是小看了我云州水師?!我云州水師豈是懼怕那孫吳鼠輩,主公,還請派我云州水師出戰(zhàn)!末將愿立軍令狀,不斬孫權(quán)首級誓不回還!”
李俊聽聞徐庶和公孫策的話,頓時面上有些不悅,畢竟不管說的多熱鬧,最后這仗還得是他們這群當(dāng)兵的去打。
這也是有史以來,歷朝歷代文武官員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將軍誤會了,在下等絕無此意,我云州兒郎各個驍勇,豈會懼怕那山野島民?!?
徐庶在云州多年,自然是沒少跟李俊他們這些云州常駐的武將打交道,他們的私交更算的上的不錯的。
“主公,諸位同僚,可別忘了,主公手中可是有朝廷征召各州進京勤王的血詔,此詔乃朝廷急令,若以此為餌,或可引孫權(quán)離開瓊州,我等便可趁虛而入”
關(guān)鍵時刻,還是賈詡出打斷了激烈的討論。
“此計甚妙!東吳孫權(quán)素來野心勃勃,若知朝廷有難,必會趁機進京,以圖大業(yè),屆時瓊州空虛,我軍便可趁虛而入,一舉拿下瓊州?!?
聽到賈詡所的王伯當(dāng),即刻拍手叫好。
作為平遠縣主將王伯當(dāng),在率軍救下深山別院的許寧荷和劉雨薇之后,也是被提拔了起來,成為了許少杰的心腹愛將。
“文和此計雖妙,然則孫權(quán)麾下謀士眾多,孫策張紘哪一個又是善與之輩,若識破我等計謀,反將我軍置于險境,又該如何是好?”
公孫策隨即擔(dān)憂的說道。
“孫權(quán)雖狡詐,但此詔書乃圣上親發(fā),事關(guān)朝廷大事,他必不敢輕視,若其拒不出兵,則可治他個抗旨不尊的罪名,若其出兵途徑我吳州境內(nèi),屆時便是甕中捉鱉,任主公處置。”
賈詡回應(yīng)道。
“若如此,那孫權(quán)豈不是進退兩難,就算是看得出這是主公之計,也必須出兵?妙啊!”
王伯當(dāng)了解了賈詡的計策,不由得拍手叫好。
“不錯不錯,文和此計深得我心,如今我與那孫權(quán)尚未撕破面皮,想來同為皇朝臣子,以圣上親筆血詔征召瓊州兵馬進京勤王......應(yīng)是不難吧,哈哈哈哈。”
許少杰眼見時機成熟,也是直接出拍板定下了這一次的方針。
“既然此計已定,那便擇日派遣使者前往瓊州,以血詔征召孫權(quán),進京勤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