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侯華的急令之下,一支五千人的輕騎部隊很快便集結(jié)完畢,從江陵城的城門魚貫而出,他們此行的目的,自然就是城外那原本黃忠和楊業(yè)麾下大軍,所駐扎的中軍營盤。
要說這梁州軍殘部,在梁州的時候就是連續(xù)吃了十幾場敗仗,兵力更是折損到了不足原本鼎盛時期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夏侯淵戰(zhàn)死的那場戰(zhàn)役,梁州軍主力部隊更是被幾乎殲滅了個干凈,所以如今作為梁州軍主將的夏侯華,能夠拉起這一支五千人的輕騎部隊,已經(jīng)算是江陵城的極限了。
畢竟騎兵不比尋常的步卒,其精貴程度根本就不是可以同日而語的東西。
就算是鼎盛時期的梁州軍,在主帥夏侯淵的麾下,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只有兩萬多輕騎,更別說像是玄甲軍那樣的重裝騎兵部隊了。
如今,這五千輕騎可是夏侯華手中最寶貝疙瘩的王牌部隊,這一次若不是為了盡快探查到黃忠和楊業(yè)的動向,夏侯華是肯定不會出動這支輕騎部隊的。
只見這一支五千人的輕騎出得江陵城城門之后,便一路馬不停蹄的來到了黃州軍的中軍大營而去。
按照夏侯華的想法,只要是這中軍大營之中確實沒有什么問題,那么結(jié)合自己的暗哨親眼目的楊業(yè)率領(lǐng)大軍,通過山坳的這個情報,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楊業(yè)黃忠這兩個老匹夫確實是急不可耐的選擇了繞過江陵城。
其實,按照夏侯華的想法,楊業(yè)和黃忠雖然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將,自己也在這兩名老將的手下吃了幾次敗仗,但是面對如今的情況,他們選擇鋌而走險,夏侯華還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黃忠和楊業(yè)的目的,其實并不是殲滅以夏侯華為首的梁州軍殘部,也不是奪下江陵城。
如今這個情況,黃忠和楊業(yè)的目的其實就是盡快的殺進(jìn)荊州腹地,支援薛仁貴的冀州軍。
只是,夏侯華覺得,黃忠和楊業(yè)這個時候做這樣一個鋌而走險的決定,還是有些過于激進(jìn)了,至少自己應(yīng)該是不會去這么決斷的。
當(dāng)然,夏侯華倒是樂得他們中計,畢竟主將被殺,梁州陷落之后的夏侯華,確實急需一個巨大的功勞,來在曹操的面前將功折罪,才至少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不被曹操直接軍法從事處死。
只要能夠配合曹仁殲滅了黃忠和楊業(yè),就等于是解了荊州之圍,這么大的功勞別說不會受罰,相反還有可能因為立下大功正式接替夏侯淵的職位,成為曹操麾下曹仁和夏侯惇之后的大將。
而當(dāng)這支五千人的輕騎部隊來到黃忠和楊業(yè)原本所在的中軍大寨處,映入他們眼簾的便是一座明顯是倉促之間撤離的空寨。
那滿地隨意丟棄的輜重和糧草,甚至還有兵器和來不及收拾的篝火和炊具,就那樣被扔在那里,無一不告訴在場的眾人,原本在這里的大軍究竟是離開的多么倉促。
見此情景的梁州軍騎兵領(lǐng)隊武將,急忙命手下親兵,拿著自己的令符輕騎快馬趕回江陵城,向夏侯華報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傳令兵走后,剩余的輕騎兵則進(jìn)入了營寨之中,瘋狂的開始收斂那些被丟下的物資,甚至還有一些錢財。
要知道,他們這些梁州軍本身就是跟著夏侯華這些將領(lǐng),幾度易主的亂軍,他們其中甚至還有不少之前便是被收編的山匪草寇之流,就這樣的軍隊,自然是沒有什么軍容軍紀(jì)可的。
接連的敗仗以及上層官員的腐敗,其實讓現(xiàn)在梁州軍的底層武將和士卒的日子很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