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忍冬都去山奈中醫(yī)館蹲守,點上一壺茶,等著蘇奈。
醫(yī)館的小大夫不認識忍冬,這日小昭一來,他們就跟小昭說了:“有個客人,天天來這喝茶,也不看病,是把咱這當茶室了嗎?”
小昭掀開簾子看了一眼,就看到忍冬在喝茶看書,倒是挺愜意。
“二師伯。”
既然打了照面,該行的禮還得行。
“嗯?!比潭芰诵≌训亩Y,點了下頭,視線卻是朝她身后看去。
小昭知道他在找誰,說:“師父沒來。我過來坐堂看診?!?
忍冬微怔,“你已經能坐堂看診了?”
“是?!?
小昭點頭,“師父說可以了。遇到疑難雜癥,處理不了的,再請她來。”
忍冬一時情緒復雜。
細細算來,小昭在奈奈身邊不過三年時光,真正拜師也就才不到一年,進步卻是飛速。
他知道奈奈在醫(yī)術上的要求有多高,既然準許小昭坐堂看診,那一定是她已經具備了看診的資格,該考的行醫(yī)資格證也都考過了。
再看趙雪兒,她的天賦也是他見過極高的,不然當初他也不會讓奈奈收她為徒,后來又收為自己的徒弟,其中一個原因也是不想浪費她學醫(yī)方面的天賦??哨w雪兒跟在他身邊那么久,至今還沒有考出證,也不具備坐堂資格。
難怪大師哥總說他對雪兒太過嬌慣,太過寬容。
白白浪費了她的天賦。
但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凡能拜入蘇門的弟子,沒有一個是沒天分的。同樣的天分,努力程度不同,差距也就慢慢拉開了。
如今再看,小昭事事領先趙雪兒,就像當年奈奈事事領先他們一樣。
忍冬忽然覺得,以前他們總說師父偏心奈奈,對她要求最為嚴格,可現(xiàn)在想來,師父對弟子的要求是一視同仁的,只是他們心思太雜了,時間和精力被童年的經歷和反復不定的情緒消耗大半,在醫(yī)術上鉆研的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