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鱉孫,搞什么鬼!”
“好像也不是不行誒,曹東樂確實挺不錯。”
“是他救了我們,選他很合適。”
指揮室大堂內(nèi),一群人議論紛紛。
誰也沒想到金河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關(guān)鍵是他指定了兩個兩不相幫的人,對于難民和市政來說,誰也不吃虧。
此時看著直播的居民們也是議論紛紛,有趣的是絕大部分人都認(rèn)可曹東樂成為代表團的第三人。
“要我說,曹東樂確實比趙成安那種人強?!?
“對,我剛想說要不選他算了?!?
“你們看看,那些什么部長和老板,沒一個敢去跟金河談判,就他站了出來,還把金河說服了?!?
“人家大哥還是軍長,他要是幫著我們,以后當(dāng)兵的也會幫我們的。”
“對,就他了,沒聽他之前說嗎,他為了這次的事情專門聯(lián)系了在南亞的曹將軍?!?
“肯定是部隊讓他來救我們的,就選他!”
“媽的,選誰都行,反正不要那群尸位素餐的傻帽!”
“對對對,汪新建是好人,他也是,就他倆了!”
輿論幾乎呈現(xiàn)一邊倒的態(tài)勢。
本身曹東樂的立場就得到了很多中立派的好感,畢竟他們不在乎誰當(dāng)老大,他們只希望快點結(jié)束這件事。
曹東樂先生那可是深入敵營,面對悍匪槍口毫不退縮的猛士,說話辦事有理有據(jù),談判也是在為大家在著想,力挽狂瀾于既倒,好人,大好人!
人家一定程度上還能代表部隊呢,不選他選誰?
此時的會議室里,一群掌權(quán)的精英階層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只剩兩個名額的話,我們應(yīng)該可以通過選舉拿回一個,但這樣余杭人如果在代表團里亂搞些政策出來,我們只有一票,可能都沒法撥正他們的錯誤。”
“客觀一點,汪新建也是理智的人,老曹也是識大體的人,讓民眾再選兩個理智點的人出來,這樣也挺好。”
“可是這樣的話,以后不就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了嗎?”
一屋子人各懷心思,講話都有點點到為止。
誰都明白,一旦這個代表團成立,那以后所有計劃和政策都得代表團來點頭。
權(quán)力沒有交給余杭的悍匪,交給了一個看似中立代表所有人意志的代表團,可他真的是中立的嗎?
而且不管怎么說,這都是自己砍自己的腦袋,以后這屋里的人估計都得自降一級。
誰也不愿意自己的權(quán)力被削弱。
不同意的話,余杭人能答應(yīng)嗎?
現(xiàn)在事情微妙的地方在于,余杭人等于只要走一票,而曹東樂嚴(yán)格來講屬于舊有的食利階級,他的態(tài)度絕對會偏向原本的中上層。
至于汪新建……他肯定真的會站在難民那邊,但是他的利益并不和大眾沖突,并且本身也是一位理智的管理者,很容易被市政爭取過去。
如果剩下兩個人能在自己人中間選出,加上曹東樂的一票,就算汪新建在某些事情上犯傻,市政依舊擁有壓倒性的權(quán)力,那一切都可以接受。
可萬一要是選出兩個反骨仔,金河再搗搗亂,那不是完蛋了?
這個制度聽起來好像不錯,實際上依舊沒脫離舊有的政治博弈。
痛苦的地方在于,不管怎么搞,都是放市政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