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遞上的密奏寫明了禮部侍郎錢謙益何時約見何人,在何地。
也就是說錢謙益,家中的下人剛出門送請柬,便被錦衣衛(wèi)盯上。
崇禎看了一眼方正化,沒想到他在短短幾日就把錦衣衛(wèi)治理得如此出色。
按史書上講,方正化掌管的是御馬監(jiān),掌管錦衣衛(wèi)的是李若璉。
但崇禎心里清楚,李若璉忠誠有余、手段不足。
要干臟活,方正化更合適。
現(xiàn)在李若璉去了五城兵馬司。
那才是他能光明立身的地方。
這些絕對忠臣,讓崇禎既感激又心疼。
每每看到他們,胸口總有一絲愧意。
收回心思,崇禎放下情報,“朕等的就是他們動。就算不動,朕也會讓他們動?!?
他與孫承宗商議過要改祖制,但改祖制的壓力太大,必須選準(zhǔn)突破點。
國子監(jiān)便是那道口子。
“不必出手,也不要阻止。暗中看著便是。”
方正化雙手抱拳,“遵旨!”
緊接著跪下叩首,“啟稟陛下,臣。
展開一看,崇禎失笑。
馮銓的請辭書。
“呵,剛貶為兵部右侍郎就要請辭?不允!”
像這種禍害漢人的雜碎,豈能輕饒了他。
他這個兵部右侍郎,上有孫承宗,旁有黃道周,下有兵科給事中曹文詔。
在這三位硬骨頭中間,有他好受的。
這雜碎就在烙鐵上給朕烤著吧。
待他的骨髓油被榨干,朕再送他抄家滅族套餐。
崇禎重新坐回御案,視線落在西南的奏報上。
天啟二年,叛軍圍貴陽兩百余日,四十萬人僅余二百。
這慘狀不能重演。
西南若要安,先廢土司制。
但廢制之后,百姓怎么辦?
必須有撫民之策、撫民之人。
問題是,現(xiàn)在的漢人看不起任何其他民族。
指望他們?nèi)グ矒幔?
做夢。
他需要一個懂政治、會忽悠的人。
想到忽悠,崇禎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名字。
沈惟敬。
只可惜他早已掛了。
若他后人有他一半本事,也值一用。
沈惟敬,史稱明朝第一大忽悠。
史書上記載,沈惟敬,貌寢,也就是長得磕磣。
但當(dāng)年倭寇攻朝鮮,李如松奉旨帶兵支援朝鮮,可惜兵帶少了,只能暫時議和。
派誰去談?
沈惟敬。
有人說是隨便選的,純屬笑話。
一個江浙商人之子,能被兵部尚書點將入幕?
絕非偶然。
當(dāng)年朝鮮被豐臣秀吉打得奄奄一息,國王李昖都打算逃進大明避難。
就在這時候,沈惟敬來了,
他信誓旦旦的道:
“吾代圣皇而來,用兵如神,不必?fù)?dān)心,援軍七十萬,馬上就到!”
李昖一聽,當(dāng)場破涕為笑。
七十萬!天朝爸爸真厚道啊!
于是,原本準(zhǔn)備逃命的朝鮮王立刻下令反攻。
當(dāng)然,他連一兵一卒都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