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都是為了守護(hù)自己的利益。
陛下如此,我們亦如此?!?
馬士英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人生而有別。有些人從生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所以渾渾噩噩?!?
他抬眼掃過在座眾人。
“活得糊涂,只能淪為耗材。
而這些耗材,最大的悲哀在于,他們總幻想著自己的苦難能被上面的人看見。
以為上面的人知道后,就會降下恩澤,結(jié)束他們的苦難。
呵呵……
卻不知那所謂的恩澤……不過是上位者收攏人心的手段罷了?!?
在座一眾心腹面面相覷,卻無人敢附和。
馬士英突覺無趣,這些人壓根不懂他話里的真正含義,就更別提天下大勢了。
“去告訴渠家?guī)?,先給他五千兩。
其余軍餉正在清點(diǎn),兩個月后再來領(lǐng)取?!?
話音方落,立刻有人稱贊。
“大人高明!
這些餉銀足夠我們多送幾批煤到京城,大賺一筆了。
到時候上面若追究,也不過是遲發(fā),又不是不給?!?
馬士英聽罷搖頭一笑。
“錯了。
送往京城的煤,必須減少。
越少,朝廷越會加撥銀子。
也越能體現(xiàn)大同的重要性。”
眾人一愣。
“我已與南直隸的幾位朋友談妥。
蜂窩煤從他們的手上走,可換回干干凈凈、查無所查的銀子。”
底下的人仍迷糊,他只好指了指大同以北的方向。
眾人豁然開朗。
建奴。
大明最寒冷的地方,也是最需要煤的地方。
“原來大人扣發(fā)軍餉,是為逼渠家?guī)刖?,以邊軍之手把煤送出去??
馬士英聽罷露出幾分滿意。
“尚算不蠢?!?
揮了揮手。
“去辦吧?!?
馬士英早已看清這世道的本質(zhì)。
有銀子,便能升更大的官。
官做得越大,銀子便越多。
至于那些整天幻想,青天大老爺為民請命的戲碼。
他嗤之以鼻。
那些青天大老爺是怎么升上去的?
搞不懂那些耗材為何會認(rèn)為上面的就是清官?。?!
就在這時,府衙外忽然響起了沉悶的登聞鼓聲。
“咚!咚!咚!”
馬士英眉頭一皺。
他之所以弄那些條條框框,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耗不起、告不起、不敢告狀。
馬士英臉色陰寒,換上官服,邁入前堂。
“堂下何人?狀告何事?”
馬士英語氣已帶殺意。
竟放人闖進(jìn)大堂?
衙役也該收拾了。
“某乃商賈,狀告悅來客棧掌柜私設(shè)行安稅、食寧稅?!?
外頭的百姓聞訊而來,越聚越多,堂前已是人頭攢動。
馬士英瞇起眼。
原來是個不懂規(guī)矩的外鄉(xiāng)商人。
既如此,也無需在大同做買賣了。
“見官為何不跪?”
老者雙手背后。
“怕你擔(dān)不起?!?
“放肆!姓甚名誰?!”
老者冷哼。
“李邦華。”
三字出口,大堂瞬間寂靜。
明刊盛行后,誰不知道朝中大員之名?
馬士英猛然起身。
“可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大人?”
李邦華神情冷淡。
“無御史,只有告狀之人?!?
馬士英心下一沉。
“老夫有證人,可否先請證人?”
馬士英只能硬著頭皮同意。
證人入堂。
雙手背后,聲音淡然。
“孫承宗?!?
當(dāng)朝首輔,都察院左都御史,一同現(xiàn)身大同。
馬士英只覺背脊發(fā)涼,他已無退路。
還好大同被他打造的如同鐵桶。
先看看兩人來意為何!
孫承宗開口。
“馬大人,原告、證人皆到,該把被告也請來吧?”
馬士英顫聲應(yīng)道。
“下官……下官立刻派人押來,兩位大人請上座?!?
然而,一道清朗而威嚴(yán)的聲音在大堂外響起。
“不必了!
人……朕替你帶來了?!?
剎那間,所有人心神俱震。
能稱“朕”的,天下唯有一人。
崇禎邁步而入,錦衣衛(wèi)如潮水般在殿內(nèi)鋪開。
百姓、衙役、幕僚、家丁……無數(shù)人跪倒在地。
“朕聽聞大同鼓歇案塵,今日特來觀審,讓朕也見識見識馬大人的本事。
開堂吧?!?
馬士英只覺雙腿發(fā)軟。
若能過了此劫,自己必登青云。
若過不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