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馬師傅抽了口煙,像是下了決心,把煙頭一掐:
“不過您放心!我在這行干了一輩子,認識幾個手藝扎實、信得過的老師傅,手底下的隊伍也都是干慣了活兒的實在人。
我把他們都叫過來,咱們幾支隊伍合在一起干,人多力量大,肯定能按時完工!”
“行!就這么辦!”林辰當場拍板,
“馬師傅,人你來聯系,工錢您放心,只要活兒干得一樣好,我給所有人的價錢都一樣,一分都不會少算誰的!”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幾支工程隊很快進駐工地,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而負責供應材料的老馮,則成了工地上最忙碌也最春風得意的人。
林辰是眼睜睜地看著他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普通人一輩子都未必能實現的財富跳躍。
工程剛開始那半個多月,老馮還親自騎著他那輛半舊的摩托車,車后座上綁著各種零件,滿頭大汗地在工地上來回穿梭送貨,見著誰都笑呵呵的。
等到安置點的地基全部打好,幾支施工隊同時開工,材料需求量猛增,摩托車徹底不夠用了。
又過了差不多一個月,林辰再見到老馮時,他已經鳥槍換炮,開上了一輛半新的藍色小貨車。
他把車停在工地邊上,叼著煙,一邊指揮著自己剛雇的小工卸貨,一邊跟馬師傅他們吹牛。
再往后,安置點的主體框架開始大面積鋪開,鋼材、板材的用量都是按噸計算的。小貨車拉一趟只夠塞牙縫,效率太低。
于是,又過了一個月,一輛嶄新的八輪大卡車就轟隆隆地開進了工地。
這回老馮自己都不怎么開車了,請了專門的司機,他則每天跟在車后面,監(jiān)督著材料按時按點送到每個施工區(qū)域。
等整個工程進入尾聲,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的時候,老馮已經不怎么來工地了。
偶爾過來一次,也是開著一輛嶄新得能當鏡子照的路虎攬勝,慢悠悠地停在路邊。車窗搖下來,探出他那張愈發(fā)圓潤的臉,
給林辰遞上一根華子,派頭十足地指著那些忙碌的貨車司機說:“林書記,有啥需要直接跟他們說就行,都是我的人!”
林辰接過煙,看著老馮那油光滿面的樣子,心里好笑地啐了一口。
這孫子,是真賺了不少啊。
在馬師傅他們幾支工程隊的高效協作下,奇跡真的發(fā)生了。
兩個多月,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片規(guī)劃整齊、設施齊全的全新生活區(qū),就在龍蛇鎮(zhèn)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一排排嶄新整潔的安置板房,雖然是臨時建筑,但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堪稱良心,隔熱、防水、防風,比許多農村的老磚房都強。
屋外,新鋪的道路全都用水泥做了硬化,再也不怕下雨天一腳泥。電線、水管鋪設到位,
甚至在林辰的堅持下,電信公司還加班加點,給每家每戶都拉通了網線。
看著那些從白水鎮(zhèn)遷來的孩子們,在新社區(qū)里追逐打鬧,臉上重新綻放出笑容,林辰覺得這幾個月的辛苦,值了。
從生活條件上說,他們現在跟龍蛇鎮(zhèn)的原住民幾乎沒什么區(qū)別了。
但很快,林辰就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一開始他還沒在意,可時間長了,這種感覺愈發(fā)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