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不急,我們現(xiàn)在占著先機,等著他們自投羅網(wǎng)就好。魚餌已經(jīng)撒下,就看他們什么時候上鉤了?!?
早朝的鐘聲在皇宮深處悠揚回蕩,余音剛落,文武百官已身著朝服按品階分列兩側(cè)。
朝堂內(nèi)檀香裊裊,氣氛卻比往日凝重數(shù)倍,好似即將有一場大戰(zhàn)蓄勢待發(fā)一樣。
吏部侍郎張自忠和長安將軍劉平安二人相視一眼,他們都得到了太子秦炎的安排,因此要在朝堂上發(fā)難,他們二人充當先鋒軍,其余太子黨羽也會緊隨其后。
“有事準奏,無事退朝!”太監(jiān)尖銳的聲音隨之響起,響徹在整個朝堂上。
張自忠身為原本戶部尚書柳學義的心腹早已經(jīng)堅定不移地上了秦炎這艘大船,他突然從文官隊列中快步出列,手中緊緊攥著一卷彈劾奏折。
他躬身垂首聲音洪亮卻帶著一絲刻意的急促,“皇上!臣要彈劾寧王秦梟!”
“其在江南治水期間,濫用職權(quán)強行征用民力數(shù)十萬,致使多地農(nóng)田荒廢,更耗費國庫銀兩數(shù)百萬兩,賬目混亂不清,地方百姓不堪重負,早已怨聲載道,懇請皇上查明真相,嚴懲寧王以安民心!”
話音剛落,三位御史便如事先約定好一般,接連出列,拱手齊聲道:“臣等附議!寧王治水雖有微功,卻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實乃罔顧百姓疾苦!望皇上三思!”
人群中,長安將軍劉平安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臣也有一,寧王手握京城禁衛(wèi)軍兵權(quán),又兼管工部,行事愈發(fā)張揚,近日更是頻繁與軍中將領(lǐng)往來,恐有擁兵自重之嫌,還請皇上三思!”
他這番話直指秦梟兵權(quán)隱患,瞬間讓朝堂氣氛緊張到極點,不少官員都下意識地看向秦梟,等著看他如何應對。
但是還有少數(shù)明眼人的臣子默然的看著眼前一幕,正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們這些小小的凡人,只好看著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哦?秦梟,有如此之事?”秦南天微微瞇了瞇眼睛,帶著些許審視的目光看著秦梟,如果這些大臣們都說得屬實,自己之前還命秦梟兼任工部,豈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
因此他對于這件事情格外的重視,之前由于秦梟治理江南有功,但卻不知道怎么獎賞,隨后便講述了一些金銀之物以及兼任工部。
秦梟深呼一口氣面容平靜緩步出列,并未急于辯解,只是從袖中取出兩本厚厚的冊子,雙手高舉,他沉聲道:“父皇,兒臣并無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這一本是江南治水的詳細賬本,每一筆銀兩的支出、每一次民力的征用都記錄在冊,其中大半銀兩來自江南富商捐助,國庫撥款僅占三成,且多用于購置賑災糧和治水工具?!?
“這另一本,則是江南各州縣百姓聯(lián)名寫下的感謝信,共計三萬余戶百姓簽名畫押,足以證明兒臣治水并非勞民傷財,而是深得民心?!?
他之前早在江南時擔心自己治水之后有人會針對自己,便想著做兩手準備。
之前每次上早朝時他并未帶,但是經(jīng)過上次早朝時的封賞之后,他就意識到了太子以及他的黨羽會對自己發(fā)難。
因此,在今天上朝時便將記錄在案的賬冊全部隨身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