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兵工廠已經建好了,工匠也都安排妥當?!?
魏忠賢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一邊要查辦文官集團,一邊還要盯著兵工廠的事。來回奔波已是疲憊不堪,結果皇帝又把抄家的事交給了錦衣衛(wèi),白白便宜了許顯純。
“李永貞,去南海子傳旨,讓張之極帶兩千輔兵立刻前往兵工廠,所有軍士家眷一同前往?!?
“去庫房挑幾套上好的盔甲、火槍、火炮、武器弩具,隨朕一同送過去。”
朱由校望著初具規(guī)模的兵工廠,這幾天第一次露出笑意。兵工廠雖已建成,但仍需擴建,但眼下急需使用,只能先啟用。
“李永貞,這些工匠和家眷就交給你了,務必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朕會時常來查看?!?
“奴婢領命?!?
朱由校說完,又看向張之極:
“這兩千軍士和他們家人,朕就交給你統(tǒng)管。無論發(fā)生何事,兵工廠里的人不得擅自離開工廠半步。朕會派郎中過來,你的任務是確保兵工廠一切信息不得外泄?!?
“他們的訓練不能松懈。從前怎么練,今后還怎么練。錢糧照舊,別讓朕失望?!?
“臣謹遵圣意!”
朱由校命人將他從宮中帶來的武器盔甲取出,擺在工匠們面前。他對眾人說道:
“朕保你們全家溫飽性命,你們也莫要辜負朕。你們都是技藝精湛的匠人,朕要你們拿出全力,為朕打造最精良的裝備。”
“會鑄火炮的,上前一步!”
雖說火器與火炮的制造在大明是嚴格管控的,但相關的工藝早已在匠戶之間流傳。明朝的匠戶制度苛刻,迫使許多匠人逃亡,技術也隨之散落民間。努爾哈赤的工匠大多來自遼東逃亡的匠人,如今被集中起來,專為他的軍隊打造軍械。
面對眼前的兩三百名匠人,朱由校讓王朝輔將他這段時間畫的圖紙交給他們。
“這些是朕的一些構想。朕不要你們造大將軍炮,而是輕巧便攜的小炮。你們可以參考虎蹲炮,威力和射程可以降低,但一定要便于攜帶?!?
朱由校想要的是三到五磅的青銅小炮,能用一匹馬拖著到處跑,增強步兵的火力支援。
他雖不是兵器專家,但結合前世記憶和當下的工藝,畫出了一些粗略的設計圖。雖然外形不甚標準,但他已清楚表達了要求,希望匠人們能領會他的意圖。
“你們回去后仔細研究,可以用青銅鑄造,朕給你們時間。凡有成果者,賞銀一千兩,蔭一子入錦衣衛(wèi),授小旗之職!”
一千兩白銀,對這些世代清貧的匠人來說已是天價。從未聽過如此豐厚的賞賜,陛下竟如此慷慨。更難得的是,兒子還能進入錦衣衛(wèi)任職,簡直是光耀門楣的大事。
朱由校又將擅長制造火器的匠人召至身邊:
“你們按照這三把火繩槍的標準來打造,不得有絲毫偏差,務必精良實用。先造五千支?!?
將來自然會換用燧發(fā)槍,但眼下以火繩槍作為過渡。先裝備一批,以備急需。
接著,他又命令另外兩千余名匠人,按照他從倉庫帶出的標準打造軍械:皮甲、鎖子甲、棉甲各五萬副,鐵甲三萬副,弓弩一萬張,刀槍箭矛等按需大量制造。
朱由校打算為羽林軍全面換裝,全部配備最新、最精良的裝備。雖然羽林軍并不缺軍械,但這是皇帝的親軍,規(guī)格自然要拉滿。
“各類廠區(qū)要分開設立,尤其火炮區(qū)域要嚴格管理。朕不想聽到任何baozha事故的消息?!?
“皇爺安心,奴婢定會盯緊他們?!?
朱由校轉頭對一眾匠人高聲說道:
“所有人每月二兩銀子,房子和飯食由朝廷包下??爝^年了,今日每人發(fā)二兩賞銀,每家再送五斤肉!”
“謝陛下!”
眾人激動不已,沒想到皇帝竟如此厚待他們。有人甚至忍不住哭出聲來。他們太苦了,祖祖輩輩都未曾擺脫過。
朱由校明白他們心中的辛酸,可他能做到的也只有這些了。
“這里就交給你們兩人,先撥一百萬兩銀子下來,該準備的都抓緊辦,年后開工!”
“臣(奴婢)遵旨!”
……
“陛下有令,召王在晉進宮覲見!”
朱由校剛回宮,就聽到王在晉已抵京城的消息,立刻下詔召他入宮。此人是干才,不容錯過。
“臣叩見陛下圣安!”
“朕安,起身吧?!?
“愛卿在山東巡撫期間,可曾了解百姓狀況?”
“回陛下,山東近日白蓮教再度活躍,地方官卻視若無睹,臣憂心忡忡。白蓮教每次抬頭,朝廷都需動用大量錢糧去平定,卻始終未能根除。臣以為陛下當早做打算?!?
朱由校心中暗贊,果真沒看錯人。能臣就是不一樣,目光遠勝常人。
“兵部尚書張鶴鳴貪贓枉法、欺君罔上、陷害忠良,朕已將他下獄?,F(xiàn)兵部尚書一職,朕有意讓愛卿接任,不知意下如何?”
王在晉立即跪下高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