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正旦朝會,百官與各國使節(jié)都要進(jìn)宮朝賀皇帝,皇帝也將在奉天殿接見群臣和使節(jié)。
正旦朝會莊重肅穆,錦衣衛(wèi)在奉天殿外布置儀仗,教坊司在殿內(nèi)殿外安排奏樂,儀禮司則將玉器陳列在皇帝御座前。文武百官與各國使節(jié)身穿正式朝服,在奉天殿內(nèi)等候皇帝駕臨。
皇帝本人身著最高規(guī)格的玄黑冕服,接受百官與各國使節(jié)的朝拜。
朱由校頭戴冕旒,端坐在御座之上,文武百官齊刷刷跪下,高呼:
“臣等恭請圣安!”
“朕安,平身?!?
新年第一天,是向皇帝拜年的時候,誰要是在這時提政務(wù),無疑是自找麻煩。
內(nèi)閣首輔王象乾作為百官之首,第一個上前致辭:
“臣恭賀陛下萬壽無疆,龍體康健,國運興盛?!?
緊接著,武官之首英國公張維賢上前獻(xiàn)賀:
“臣恭賀陛下圣體康泰,愿天下太平。”
內(nèi)閣次輔劉一燝也上前致賀:
“臣恭賀陛下龍體安泰,政通人和!”
朱由校得挨個聽完大臣們的賀詞,還有各國使節(jié)的祝賀,其中包括朝鮮、琉球、安南、緬甸等十多個國家。
此時的大明,在世人眼中仍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尤其在歐洲人心中,更是理想國度的象征。這一切,皆因當(dāng)年一位歐洲人親歷大明萬歷年間,回國后四處宣講,使得大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萬歷年間,是大明自正統(tǒng)朝以來最鼎盛的時期,也是暗藏危機(jī)的年代。所謂極盛之后,必有衰敗,仿佛天道如此。
朱由校心中已有宏愿,不僅要恢復(fù)永樂年間的輝煌,更要超越那個時代。
等百官和使節(jié)朝賀完畢,輪到他親自登場。他要親筆題詞,獻(xiàn)給這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朱由校在紙上揮毫寫下:
“一入新年、萬事如意、五谷豐登、天下富足、民安樂業(yè)、邊塵永息、大吉大利、萬世太平!”
由王朝輔高聲宣讀。
百官齊聲高呼:
“陛下萬歲!”
這一整套儀式走完,已經(jīng)快到正午。朱由校坐得腰酸背痛,年紀(jì)輕輕,還真撐不住這種場面。
待一切結(jié)束,王朝輔再次高呼:
“陛下于武英殿賜宴,百官叩首謝恩!”
眾人再次齊聲高呼:
“臣等恭賀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只是文武百官向皇帝朝賀,皇帝也在宴請百官。與此同時,在京的有誥命身份的夫人也要入宮,朝拜太妃。太妃于慈寧宮設(shè)宴款待。不在京城的誥命夫人需寫信致賀,各地將領(lǐng)文官也須在家中設(shè)香案,面向京城方向遙拜。此等場面,不亞于登基大典。
……
南京
“你們是什么人?”
“本將乃孝陵衛(wèi)都僉事指揮使李之才,奉旨前來,速速開城!”
“孝陵衛(wèi)?聽都沒聽過,肯定是賊寇,快去通報國公爺!”
南京的守備是魏國公徐弘基,南京京營的軍權(quán),基本掌握在他與南京兵部尚書手中。其余五部尚書中,除了戶部尚書掌握財政,有些分量,其他幾位幾乎形同虛設(shè)。
“放肆!本將手持圣旨,前來南京駐防,若耽誤軍機(jī),唯你是問!”李之才怒火中燒,他連夜趕路,天剛亮就到了南京城下,卻被幾個小兵攔住,實在令人氣憤。
可惜城樓上的守軍根本不予理會。李之才只能在城下干等,越等越惱。
此刻,徐弘基剛剛完成遙拜天子的禮節(jié),正在家中接受兒孫們的拜年。
“什么東西,也敢往國公府闖?”
門外傳來仆從的斥責(zé)聲,徐弘基聽得心頭不悅,大年正月初一,誰這么不長眼?真是敗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