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方向是明朝邊鎮(zhèn),林丹汗半夜拔營,顯然是相信了皇帝在密云的假消息。
他下令:
“傳令各將,立即集結部隊!命馬世龍率一千騎兵立刻出發(fā),盯緊韃子動向,絕不能跟丟!”
林丹汗已中圈套,現(xiàn)在必須與楊嗣昌合兵,形成包圍之勢。
北疆能否安寧,就看這一戰(zhàn)!
第二天傍晚,楊嗣昌率領兩萬余人正趕往宣大途中,接到王在晉命其回撤的軍令,他立刻調轉方向。
雖無騎兵,但騾馬眾多,行軍速度并不慢。
他距密云更近,此時正位于密云正北方向,不過幾百里。
林丹汗沒想到這么多,他見長城守備空虛,立刻下令突破防線。
在他看來,明朝皇帝已是囊中之物,只等鐵騎壓境,便可建不世之功!
蒙古騎兵入關后,雖未遇阻礙,但其動向已被明軍察覺,一名夜不收火速返回密云報信。
而此時的密云城內,守將周興武仍不知情,正帶領士兵與民夫搶修城墻。
……
京師,北鎮(zhèn)撫司!
“稟指揮使,這就是全部情況!”
押送軍糧的隊伍早已返京,那名一路緊盯陳所學的錦衣衛(wèi)緹騎,立刻將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稟報給了許顯純。
許顯純聽完,眉頭緊鎖。
此事棘手,雖有權力直接動手,但皇帝不在宮中,稍有不慎便會引發(fā)連鎖反應。
眼下最要緊的,是找到陳所學的那個家仆。
思前想后,許顯純只得先讓那名緹騎回去休息,自己卻馬不停蹄趕往皇宮。
這種事,唯有找英國公張維賢商議。
與此同時,陳所學一入城門,便直奔上次那處宅院,連家都未踏進一步。
他剛進門,便被數(shù)十名官員士紳圍住。
何士晉率先開口:“陳公,情況如何?”
陳所學神色激動:“大事已定!”
眾人聽后,心頭一松。這些日子,他們如履薄冰,唯恐東窗事發(fā),牽連九族。
“蒙古人可已入關?”
“這點尚不確定,但我已派家仆送信給林丹汗,如此良機,他斷然不會放過?!?
眾人臉上剛浮現(xiàn)的一絲喜色,瞬間又化為烏有,心中的石頭仿佛又重了幾分。
何士晉追問:“依陳公所說,目前仍未與蒙古方面取得聯(lián)系?”
眾人屏息凝神,等待回應。
“諸位不必憂心,雖然陳大尚未返回,但按行程推算,此時應已找到蒙古大軍。我已將路線悉數(shù)告知,他定能完成任務?!?
話雖有理,眾人臉上卻仍難掩失望。如此大事,怎可依靠推測?
何士晉冷靜開口:“既是如此,我們再等幾日。成大事者,不可急躁。今日先為陳公接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