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邊抄寫,一邊還互相交流。
“你要抄幾份?”
“吳官人喊我先抄兩份,回去再找人一起抄!”
“我這邊只用抄一份,叫我抄完趕緊回去,那一頭在等著?!?
“第一頁在誰人手上??叫我先抄第一頁吧,也好從頭看起!”
“誰不想先抄第一頁?抓鬮吧!”
“唉,老兄,手挪挪,擋著字了!”
“我去,這兄弟改文風了?。 ?
“這次的文章很簡單,又踏實,很好讀?。 ?
“這還簡單??你簡單給我看看!越是簡單越難寫??!”
“正是,再一說,他哪次的不好讀?”
“越來越好讀了,以前還常講究文筆,這一年除了董訓夜游里頭用了駢句,對仗也多,到了寶珠黃狗,已經多是短句,再到今次這一篇,分明用詞很凝練,讀起來一點也不費腦,情緒一下子就跟著走了,偏還不覺得淺顯——娘的,我也抄了他這許多文章,怎么就學不來??”
“你抄的文章多了去了,還想一一學來?當自己文曲星下凡咧?早考狀元去了,再不濟也得個進士,哪里輪得到跟我似的,一把年紀了還在這里做個抄書吏!”
“別說話,別說話,我還沒看完呢!”
“嘿,我們抄完就完事了,那些個撰書官就要哭了——回回這兄弟新稿子出來,他們都是先夸后罵的!”
有個新來的書吏沒聽懂,忍不住問道:“田兄,這樣好文章,夸都來不及,撰書官人們做什么要罵?”
那田兄哈哈笑,道:“老弟,上官叫我們抄書,本來館閣體隨便抄抄就能交差,眼下給你個公權體,叫你照著來寫,偏還要留其神韻,不能依樣畫葫蘆——你罵不罵街?”
新書吏一下子變了臉色,頓時醒悟,駭然問道:“不會是上官要他們照著這個來寫吧??”
又道:“我聽你們說來說去,官人們也沒交代,這文章也沒署名,怎么好像個個曉得是誰人作的一樣?”
“旁的就算了,祥符黃狗,曹門斗雞——你不曉得誰人作的嗎?”
那書吏聽黃狗時候還不覺,聽得“曹門”后頭兩個字,“啊”了一聲,手一錯,竟是在那紙上拉出長長一道墨痕來,整個人全然不覺,反而忙站起身來,書也不抄了,急急先去找頭一張稿紙看那文章開頭。
當天晚上,柳翰林一回家,進得書房,就見桌案上早擺滿了各個同僚家里送來的許許多多“好處”。
借了好幾回都被人拿理由敷衍過去的古籍,討要許久都不肯賣的紙箋——今次直接送了十張過來,求而難得的中堂——兩幅,另還有珍藏的前人手稿。
見了這些,柳翰林甚至覺得自家那花了大力借出來的《溪山行旅圖》只剩下兩天賞玩時間,都不那么心痛了。
不過一桌子琳瑯滿目,他此時卻沒有去看,更沒有心思去賞玩,只低頭,重新看了一遍手里拿的文章。
“還是年輕人意氣風發(fā),骨硬脊直,用筆如刀……用筆如刀??!”
***
集賢院的老編書,自然許多都不只是個編書。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們著人抄了手稿,一則拿來比對,教訓手下,要他們日后干活多用點心,二則也會拿回去,給門生故舊、子弟后學分發(fā)。
一傳十,十傳百。
很快,酒樓上、茶肆間,街頭巷尾,都有書生搖頭晃腦,誦讀、議論起了韓礪新做的文章。
好文章自己是會長腿的。
不獨如此,還會變身。
它從文字化身成了說書先生口中的故事,還化身成了街頭巷尾老嫗老翁口中的密事。
又兩日,它終于由皇城司攜帶著越過宣德門,呈上了天子案頭。
近來汴渠不暢,漕運難通,已經影響了京城供給。
偏還遇得黃河上游來報水情,只說連日暴雨,水積日高,擔憂汛期將至。
六塔河才修到一半的時候,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已經大大超過預期,眼下就像一頭不斷膨脹的貔貅,只吃不拉,偏偏工程已經做到一半,又不能停,更不曉得到底管不管用。
天子焦頭爛額,嘴里都長了泡,五六天了都不見好。
朝中人人要說話,許多張嘴巴,個個聲音不同,趙昱再如何是天子,也只有兩只耳朵,也是凡人,更兼六道河乃是本朝第一大河道工程,全無先例,端的不知道聽誰的。
難得這一日不用朝會,在垂拱殿中與兩府商議了半日朝事,得知六塔河雖不能如期竣工,但以眼下的進度,等到夏汛如期而至時候,也并非全不能用之后,趙昱終于稍稍松了口氣。
一時臣子散去,他又自批了半日折子,早到了午飯時分。
天熱,嘴里又長了泡,自然沒什么胃口。
因知皇后今日要宴請命婦,桌上只他一個人。
大魏皇家自來崇尚節(jié)儉,哪怕貴為天子,桌上也不過幾個菜,趙昱勉強吃了兩口,倒是把那冰藕片吃了不少。
飯畢,他使人拿起居注一看,足有兩天沒去給太后問安了,趁著還不到午睡的時辰,忙先去了一趟慈明宮。
進得殿內,問了好,母子兩個說了會話,趙昱忽的覺得不對,忍不住問道:“母親眼睛怎么有些發(fā)紅?莫不是有什么不舒服?還是傳太醫(yī)來看看吧!”
楊太后忙做搖頭,道:“無事,是我方才看了一篇文章,一時激憤,年紀大了,眼皮子淺,不小心落了幾滴淚,倒把眼睛惹得紅了?!?
“什么文章,把母親看得落淚,倒是不好了?!壁w昱搭了一句。
“陛下應當早看過了吧?”楊太后指了指一旁桌案,“不知有沒有什么想法?”
趙昱一愣,道:“這兩日兒子忙著漕運同六塔河的事,旁的倒是沒有來得及顧?!?
楊太后忙使人把那文章取來,遞了過去,道:“是那姓韓的學生新出文章……”
趙昱雙手接過,打眼就見得最右標題大大的三個字。
辛奉傳。
誰是辛奉?
再往下看,開門便是一句平敘。
——辛奉者,蟠桃巷人也,為巡檢。其性剛暴,人咸憚之。
喜歡妙廚請大家收藏:()妙廚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