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在“山海軒”緊鑼密鼓的籌備和“噴香小炒”成功升級的雙線并行中,幾個月的時間悄然流逝。這期間,不僅兩個物理空間在發(fā)生蛻變,林小風身邊的核心團隊,也經歷了一場深刻的成長與重塑,逐漸從一個圍繞著他個人的小團體,進化成了一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能夠支撐品牌未來發(fā)展的堅實核心。
曾經的李默,是林小風最狂熱的擁護者和最得力的“喇叭”。他那間堆滿電子設備的小辦公室,曾是“山?!弊钤绲妮浾摬咴吹?。他擅長利用各種新媒體渠道為“山?!睋u旗吶喊,思維活躍得像永不停歇的彈幕,行動力強,充滿不計后果的干勁。但在“山?!币灰贡t、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名聲和資本遞來的、印著驚人數(shù)字的名片時,這個年輕人也曾有過短暫的迷失和沖動,險些被流量和熱度沖昏頭腦。
轉折點發(fā)生在與長青資本的合作談判中。那不再是單憑熱情就能應對的場合,嚴謹?shù)臄?shù)據、清晰的邏輯、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成為了新的語。李默被迫走出舒適區(qū),如同一塊粗礪的礦石被投入高溫熔爐。他跟著林小風參與“山海軒”從無到有的品牌定位與高端市場策略制定,獨自處理日益復雜的媒體關系和五花八門的商務接洽。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淬煉,更是寶貴的鍛造。
他不再僅僅滿足于發(fā)幾條爆款微博、做幾場熱鬧直播這些戰(zhàn)術層面的宣傳。他開始在深夜啃讀厚厚的品牌管理、市場營銷專著,主動研究國內外成功餐飲品牌,從百年老店到新興網紅的發(fā)展路徑與得失。他牽頭,與專業(yè)設計團隊反復磨合,制定了“山?!逼放仆暾囊曈X識別系統(tǒng)應用規(guī)范,小到名片字體,大到門店招牌,都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他系統(tǒng)地梳理了品牌在不同發(fā)展階段需要講述的故事線,并開始規(guī)劃“山?!眱热菥仃嚨拈L期運營藍圖,思考如何讓品牌價值持續(xù)增值。
林小風看在眼里,在一個項目總結會后,正式宣布了對李默的任命——“山海”品牌總監(jiān)。這個頭銜意味著職責的巨變:他不再只是一個“宣傳干事”,而是全面負責品牌形象維護、市場推廣策略、媒體關系、以及未來潛在子品牌的市場孵化。如今的李默,談間少了幾分毛躁,多了幾分沉穩(wěn);目光不再局限于當下的熱點,而是投向了更遠的品牌未來。他能從容周旋于財經記者和商務伙伴之間,措辭得體,分寸得當,真正成為了林小風在對外溝通和品牌戰(zhàn)略上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小劉:從勤懇學徒到技術主管
相較于李默在聚光燈下的蛻變,小劉的成長軌跡則更為內斂和扎實,全部體現(xiàn)在灶臺的方寸之間和廚房的日常管理之中。這個當初有些靦腆、只知道埋頭苦干、問三句答一句的年輕學徒,在林小風毫無保留的悉心指導和大膽的放手鍛煉下,廚藝迎來了爆發(fā)式的增長。
他對火候的掌控已臻精妙,一鍋普通的小炒肉,也能在他手中演化出層次分明的鑊氣與嫩度。刀工在成千上萬次的重復練習后,變得如機械般穩(wěn)定精準。尤其是對面點和小炒這類基本功菜式,他不再僅僅是模仿,而是逐漸咀嚼、消化,融入了自己對食材的理解,形成了質樸而扎實的個人風格。更大的挑戰(zhàn)來自管理。林小風將升級后的“噴香小炒”的日常運營管理重任交給他,逼得這個習慣與食材打交道的年輕人,必須開始學習成本控制、排班調度、處理服務員與廚師間的微妙關系,以及應對挑剔食客或食材供應中斷等各種突發(fā)狀況。
遇到真正棘手的難題,他依然會習慣性地、帶著些許不安第一時間向林小風求助,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在這巨大的壓力下飛速提升。他將林小風傳授的精致技藝與“噴香小炒”老店特有的市井煙火氣相結合,在完美復刻經典菜品品質的同時,甚至基于對老街坊口味的深刻理解,私下研發(fā)了幾款新式小炒和點心,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
如今的小劉,已是“噴香小炒”實際上的技術主管和運營負責人,后廚的伙計們信服他的技藝,前廳的服務員認可他的公正。他性格中天生的踏實、專注和對食材近乎虔誠的敬畏,完美地承接并守護住了這家老店的精神內核。林國棟和王叔對他信任有加,樂得將后廚和前廳的日常管理大部分移交給他,自己則更多地退居二線,享受與老客聊天交流的樂趣和半退休的悠閑。小劉,這個沉默的基石,已然成為“山?!斌w系內技術傳承和品質穩(wěn)定輸出的最可靠保障。
林國棟與王叔:從勞心勞力到安心守護
對于林國棟和王叔這兩位老人而,這幾個月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充滿了最初的不適應和漸生的欣慰。他們從過去幾十年事事親力親為、從采購到洗刷忙得腳不沾地的小店經營者,逐漸轉變?yōu)榱恕吧胶!逼放凭竦氖刈o者和溫暖見證者。
“噴香小炒”的升級改造,引入了專業(yè)的店長、領班和服務團隊,流程化了運營,大大減輕了他們的體力負擔。兒子林小風展現(xiàn)出的驚人能力與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他們親眼所見小劉這個徒弟的快速、可靠成長,像兩顆定心丸,讓他們徹底放下了心中對生計和未來最后的一絲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