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的執(zhí)行力毋庸置疑,其行動之迅捷,如同早已搭在弦上的箭,只待一聲令下。林小風尚在歸途之中,車輪滾滾,還未及半程,關于“山海軒”周末活動的消息,便已如春風拂過原野,瞬間席卷了整個城市。
消息的傳播,是多渠道、立體式的迸發(fā)。
“山海軒”的官方網(wǎng)站、社交媒體賬號在第一時間同步更新,發(fā)布了措辭嚴謹而又充滿自信的公告。公告標題赫然醒目:山海軒官方公告:直面質疑,敞開真相!本周末,我們邀請您親臨現(xiàn)場,見證美食的誕生!與此同時,與“山海軒”素有交情的幾家本地權威媒體、知名美食專欄,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fā)布了深度預告文章,從行業(yè)角度分析了此次事件的特殊性。而真正引發(fā)裂變式傳播的,是李默精心運營的數(shù)十個高端美食社群。這些社群里聚集著本城最核心、最挑剔的一批食客和美食愛好者,他們的意見往往具有風向標的意義。李默沒有簡單粗暴地發(fā)布公告,而是在每個社群里,都用真誠而略帶激將的口吻寫道:“是真是假,舌頭不會騙人。是黑是白,眼睛看得分明。山海軒后廚大門洞開,恭迎各位資深老饕,親自來當裁判!”
這番操作,精準而高效。消息一出,果真如巨石入水,在本已不平靜的本地餐飲圈和食客群體中,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硬氣!這招太硬氣了!我倒要看看,誰還敢亂噴!”
“開放后廚?還全程?這得對自家的衛(wèi)生和管理有多自信才行?”
“預約!必須預約!不光為了吃的,就沖這份坦蕩,也得去捧場!”
“之前的黑料看來水分很大啊,人家這姿態(tài),明顯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網(wǎng)絡輿論的風向,開始了微妙而堅定的轉變。那些匿名的、重復刷屏的水軍帖子下面,開始涌現(xiàn)大量質疑和反駁的聲音。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理性觀望,等待周末那場“公開審判”的結果。
與“山海軒”隔了數(shù)條街的“百味樓”頂樓辦公室內(nèi),陸鼎天正悠閑地泡著功夫茶。當手下心腹略顯匆忙地進來,匯報“山海軒”的反擊舉措時,他端著那只心愛的紫砂壺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頓。隨即,他嘴角扯出一抹冷峭的弧度,哼道:“嘩眾取寵!雕蟲小技!打開廚房就能把粗劣食材變成龍肝鳳髓?就能把平庸手藝點石成金?不過是垂死掙扎,自取其辱罷了!”他抿了一口熱茶,語氣篤定,“告訴下面的人,不必理會。熱度越高,摔得越慘。周末過后,我看他林小風還怎么在圈里抬頭!”在他看來,在絕對的產(chǎn)品劣勢面前,任何形式的公關都只是加速滅亡的催化劑。
周六,天公作美,碧空如洗,陽光和煦。
“山海軒”所在的竹隱巷,平日雖幽靜,此刻卻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仿佛一場小型的民俗廟會。還不到上午十點,餐廳門口便已井然有序地排起了兩條長龍。一列是憑借預約碼等待進入后廚的食客、媒體記者和美食博主,他們臉上寫滿了好奇與審視;另一列則是參與公眾品鑒的隊伍,男女老少皆有,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扛著專業(yè)攝像機的電視臺記者、舉著穩(wěn)定器進行實時直播的網(wǎng)絡主播、還有拿著手機不斷拍照記錄的普通市民,交織成一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的奇特景觀。
李默一身合體的西裝,精神抖擻,帶領著訓練有素的服務團隊穿梭其間。他們面帶微笑,高效地核對著預約信息,分發(fā)印制精美的活動流程手冊和冰鎮(zhèn)礦泉水,語溫和,舉止得體。這番周到熱情的服務,與黑帖中之鑿鑿的“服務冷漠、態(tài)度倨傲”形成了第一個鮮明而有力的反差,讓許多初來乍到者心中已生疑慮:“這……好像跟網(wǎng)上說的不太一樣啊?”
十點整,活動準點開啟。
后廚參觀率先進行。首批十五位參觀者,在一位氣質沉穩(wěn)的資深副廚帶領下,首先進行嚴格的衛(wèi)生準備:戴上一次性無菌頭套、穿上防塵鞋套,并用消毒液徹底清潔雙手。這套流程本身,就已顯露出專業(yè)和嚴謹。
當那扇通常緊閉的不銹鋼大門緩緩滑開,眾人懷著近乎“探險”的心情踏入“山海軒”的后廚重地時,預料中的油膩、雜亂、污穢絲毫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景象,讓所有人為之一震,甚至不自覺地放輕了呼吸。
這是一個近乎“潔癖”般的空間。地面是防滑耐磨的環(huán)氧地坪,光潔如鏡,倒映著頭頂明亮而不刺眼的專業(yè)后廚燈光。所有廚具、工作臺、灶具均為高品質不銹鋼材質,擦拭得锃亮,幾乎能照出人影。功能區(qū)域劃分如同精密儀器的內(nèi)部結構,切配區(qū)、冷菜間、熱菜炒檔、點心坊、燒烤位、湯品檔……各有其位,標識清晰得如同交通指示牌。刀具整齊地吸附在磁力刀架上,鍋具按尺寸大小懸掛,各種調(diào)料罐排列成嚴整的方陣。一切都顯得秩序井然,一絲不茍。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工作中的廚師團隊。他們身著雪白挺括的廚師服,頭戴標準廚師帽,口罩遮面,只露出一雙雙專注的眼睛。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切配的刀工迅疾如風,落刀均勻;顛勺的師傅手腕沉穩(wěn),火候掌控精準;擺盤的則如同藝術家,精雕細琢。整個空間里,沒有人高聲喧嘩,只有食材與熱油碰撞的“刺啦”交響、刀刃與砧板接觸的清脆“篤篤”聲、以及偶爾簡潔明確的工作指令。這是一曲充滿了力量感與節(jié)奏感的廚房交響樂,而非嘈雜混亂的菜市場。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各位,請這邊看。這是我們的蔬菜處理區(qū),采用三重過濾活水循環(huán)清洗,確保葉菜無泥沙殘留,并有效去除絕大部分農(nóng)藥殘留?!?
“這里是我們的冷鏈核心,所有冷藏、冷凍庫都實行24小時溫度監(jiān)控與分區(qū)管理。肉類、海鮮、蔬菜、半成品,嚴格區(qū)分,并有專人負責錄入溯源信息,確保每一份食材來去清晰。”
“這位是我們的冷案主管,正在制作‘撈汁海鮮’,大家可以看到,所有貝類、蝦蟹都是今早送達的活物,現(xiàn)點現(xiàn)殺,保證最佳口感。”
副廚通過耳麥進行著流暢而專業(yè)的講解,語氣平和,充滿自信。參觀者們早已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驚嘆,手機、相機的拍攝聲此起彼伏,恨不得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記錄下來。
“我的天,這哪里是廚房,這簡直是實驗室級別的潔凈度!”
“你看那灶臺,做完菜立刻清理,锃光瓦亮,這管理太到位了!”
“我之前還信了那些黑帖,真是……眼見為實,這衛(wèi)生標準,比我家強十倍!”
“直播間的朋友們看到了嗎?這就是山海軒的后廚!那些說臟亂差的,臉疼不疼?”
真實的場景,擁有最強大的辟謠力量。每一位參觀者,都成了“山海軒”品質最直接的見證人和傳播者。尤其是那些進行直播的美食博主,他們的直播間彈幕里,早已被“佩服”、“打臉現(xiàn)場”、“黑子們出來走兩步”等評論刷屏。
與此同時,庭院及部分散臺區(qū)布置成的品鑒區(qū),亦是氣氛熱烈,香氣四溢。
長長的自助餐臺上,鋪著潔白的桌布,數(shù)十道“山海軒”的招牌菜品如同藝術品般陳列其上。不僅有完整的展示品,更多的是方便取用的小份試吃裝。從清雅至臻的“開水白菜”、到金光燦燦的“金包銀炒飯”,從創(chuàng)意融合的“五味和”點心拼盤,到刀工驚世的“文思豆腐羹”,再到工序繁復的“鳳凰涅盤雞”……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