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蕭凌并未立刻作答。
他微垂眼瞼,斂去了方才的急切,將心神沉靜下來,仔細思忖了良久,只為推敲出最能精準概括他心意的辭。
在蕭凌垂首思忖的沉默里,周域的心始終懸著,未能真正落地。
這世間,情深卻不自知者,從來不乏其人。
而那心口不一、掩耳盜鈴的,更是屢見不鮮。
在這件事上,蕭凌必須給他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若然不能,他便只好本著“寧可錯判,絕不姑息”的原則,認定其心存妄念,并當即攜其離京。
沉默了半晌,蕭凌終于緩緩抬首,目光澄澈,一字一句清晰地答道:“是敬佩?!?
“半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佩,半是想要彌補過往的虧欠?!?
“學生明白老師的擔憂。如今的裴五姑娘,早已非當日那株掙扎求生的野草,她已是上京城中最璀璨奪目的明珠,風姿絕世?!?
“能娶得這樣一位才貌雙全、魄力非凡,又如此獨特的女子,確是世間許多男子求之不得的夢想?!?
“然,或許正因‘敬’字當先,她在學生心中,便如云巔之月,清輝遍灑,可為迷途者指引方向。學生只想擷取星光映照前路,從未敢生折花據(jù)為己有之念。”
“老師……可明白學生的這片心?”
蕭凌見周域不語,生怕其未能領(lǐng)會自己那番曲折委婉的心意,又急切地補充道:“就如同世人面對神壇上的賢者,只會虔誠追隨她的指引,渴望得到她的一點贊許,卻從不敢造次,更生不出半分褻瀆賢者的妄念?!?
周域懸著的心,倏然落了地。
然而,放心的下一刻,一股難以喻的驚異便涌上來,他幾乎有些失笑地看著蕭凌:“等等,你說你將她比作……賢者?”
這算哪門子賢者?她給人“指點”的,怕是通往地府的迷津!一手握著劊子手的鬼頭刀,一手攤開閻羅王的生死簿,砍瓜切菜般送人往生,堪稱一氣呵成,服務甚是周到利落。
蕭凌挺直了脊背,鄭重至極地點頭道:“在學生心中,裴五姑娘便是端坐于神壇之上,理當受世人仰望的賢者?!?
在周域不解目光的注視下,蕭凌條分縷析,細細數(shù)來:“她昔年流落市井,卻從未有一刻自輕自賤。即便賣身于梨園的伶人,為奴為仆,受盡輕賤,仍能于戲文唱詞之中,想方設法地辨認文字,汲取學問?!?
“這等堅韌不拔、于絕境中自尋生路的意志,與古訓所‘強者從不抱怨環(huán)境’,有何分別?”
“她數(shù)次面臨生死險境,命懸一線,卻又總能憑借過人的機敏與不屈的韌勁,一次次化險為夷,絕處逢生。這般的際遇與能力,豈非正與典籍中所載,那些身負大氣運、受命于天的傳奇人物,甚為相符?”
“天佑善人,亦佑強者?!?
“《孟子》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字字句句,仿佛皆是為她所寫?!?
“而她認祖歸宗,驟得富貴之后,能抵擋住綾羅綢緞、珠釵首飾、宴飲游樂、乃至各方阿諛奉承的層層誘惑,沉下一顆心,耐住寂寞,去刻苦攻讀那些往日無緣接觸的學問。”
“她將一日時間掰作兩日來用,于最短的時日內(nèi),竭盡全力汲取知識養(yǎng)分,更竭盡全力地為自己的前途與人生,步步為營,深遠布局。”
“正因有此等心性與作為,方有了今日這位名動上京的女官裴桑枝!”
“她所行之路,與書中描述的隱士賢者歷經(jīng)多年苦修,終得一朝頓悟,通達天地至理的過程,難道不是大差不差,異曲同工嗎?”
“故而,學生視她為賢者,有何錯?”
自始至終,蕭凌的聲音里皆是難以自抑的敬佩,甚至還有越說越激動的架勢。
周域愕然,一時語塞。
他承認,裴桑枝很是厲害,值得人稱道之處,也不勝枚舉。
但……
有蕭凌說的這么天花亂墜嗎?
他怎么覺得,蕭凌在他自己心里,給裴桑枝鍍了一層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