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軍報,快開城門!”
“臺臺,老奴出兵了,這次出動了五到六萬人馬,由老奴親自指揮,從撫順出發(fā),經(jīng)過馬根單堡向南推進?!?
熊廷弼早就預料到老奴不會老實過冬。遼東物資緊缺,老奴手下近十萬大軍根本無法長期維持,只能靠戰(zhàn)爭來補充資源。
自從接到圣旨后,熊廷弼立刻開始整編沈陽的遼軍,裁汰冗員,更換將領(lǐng)。他以軍紀為由清退了三萬多人,各部主將也換上了能戰(zhàn)之人,那些貪生怕死的將領(lǐng)都被安排到虛職上,重要崗位都交給了可靠之將。
“擂鼓聚將!”
不到半個時辰,沈陽城中的將領(lǐng)都已趕到府衙,效率遠超以往。
等眾人到齊后,熊廷弼將老奴率軍來攻的消息告知眾人,并開始商討對策。
賀世賢一聽,立刻精神抖擻。
“好啊,這么長時間沒打仗,兵器都要銹了。這次一定要打出氣勢來。老奴親征又如何?臺臺,我請戰(zhàn)!”
盡管賀世賢說得輕松,但在場的其他人卻面色凝重。賀世賢性格剛烈,但其他人并不糊涂。
自從薩爾滸大敗之后,遼東軍心已受重創(chuàng),許多人心中都對老奴心存畏懼,甚至有人覺得努爾哈赤是天神下凡,根本無法戰(zhàn)勝。戰(zhàn)前便已怯戰(zhàn),又怎能取勝?
副總兵尤世功上前勸道:
“臺臺,出城迎戰(zhàn)要慎重?;噬弦延兄家?,遼沈不可有失。若出城作戰(zhàn)失利,沈陽恐怕也守不住?!?
“依末將看,應先按兵不動,摸清老奴的意圖。若只是試探,不如讓他去,只要遼沈不失,老奴再強也無法長久。”
賀世賢一聽,立刻不滿地朝尤世功喝道:
“你這是什么話?難道我們要一直龜縮城中?守住沈陽沒錯,但更應主動出擊,不然豈不讓人看輕?”
“賀兄,打仗不是爭面子。明知不敵還要出戰(zhàn),和送死有何區(qū)別?難道要再上演一次薩爾滸的悲劇嗎?那時你又如何面對皇上!”
眼看兩人火藥味十足,大戰(zhàn)將至,將帥不合可是大忌。熊廷弼連忙制止:
“我叫你們來是商量軍務的,不是來爭吵的。眼下還不知老奴真實意圖,你們就想著出城,和誰打?”
“臺臺,末將有個主意!”
眾人回頭,只見一名身材高大、面容粗獷的將領(lǐng)從隊列中站出。這是剛從遼陽調(diào)來、新任游擊將軍的毛文龍。
“你有何計策,講來!”
“臺臺,我們不必與建奴正面硬拼,可避其鋒芒。如今遼沈仍在我手,可使老奴寸步難行,其主力被牽制,后方必然空虛?!?
“臺臺請看,如果現(xiàn)在有一支精銳部隊悄悄趕到義州,從那里向北,攻下鎮(zhèn)江堡,老奴一定會撤軍回防,這樣一來,遼沈的危機自然就化解了?!?
“如果我們能在義州站穩(wěn)腳跟,就能與遼沈互為犄角,無論老奴想攻哪里,另一方都能主動出擊。”
“義州靠近朝鮮,我們可以讓朝鮮出兵北上,形成三面夾擊的態(tài)勢?!?
熊廷弼聽后反問:
“振南這主意雖好,但要真正實施,必須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而且這個計劃風險極高,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臺臺放心,如果我在此戰(zhàn)敗,絕不會再回來見您!”
“好,振南有這份膽識,將來必是我大明名將。那就由你帶兵前往,你需要多少人?”